他滿以為楊嗣昌來了之後,應該會追究自己戰敗的責任。他早已偷偷備好了大量的金銀,準備找個合適的時機買好楊嗣昌,以為自己開罪。
結果金銀還沒有拿出來,就萬事大吉,還官升一級。
這大明的官場,實在是太令人驚喜了。
左良玉恭恭敬敬地接了印信,一時間將楊嗣昌當成了再生父母。
不管楊嗣昌說什麼,他都打算戮力而行,不負督師的厚望。
可左良玉高興的太早了。
他根本就不知道,在換相如換燈的崇禎朝,楊嗣昌能夠多年而受崇禎信重,究竟是因為什麼?
只因為……
楊嗣昌的秉性和崇禎是一模一樣的。
他拜左良玉為主將,根本不是想玩什麼將相和,而是要找一個背鍋俠。
楊嗣昌和崇禎最相似的地方就在於,找人背鍋就背鍋,偏偏還喜歡指手畫腳。
“吾觀歷年賊勢,非豫即秦,非秦即豫。現如今我天軍泰山壓頂,賊寇勢必無法立足,必舍豫而赴秦。左總戎,你當率大軍駐興安(今安康)、平利,只需遣三千偏師赴川便可。”
左良玉頭皮發麻,立刻道:“末將遵命。”
等離開了帥帳,親自主持兵事時,左良玉馬上就變臉了。
他當天率軍出發後,根本就沒有去陝西,而是直接由魚渡溪進入四川。
楊嗣昌原本洋洋得意,覺得收服了一員虎將,又能給自己背鍋。不管剿賊剿成什麼樣,自己的罪責也必將大大減弱。
幕僚驚恐萬分地衝了進來。
“相爺,寧南伯……寧南伯舍了陝西,他……他去四川啦。”
嘩啦……
楊嗣昌手裡的茶杯當即摔落,眼前陣陣發黑。
“混賬,他豈敢……豈敢欺瞞本官?”
一股鬱氣縈繞心頭,楊嗣昌片刻也等待不得。
“來人,立刻給寧南伯傳信,讓他務必趕赴陝西。再有延誤,軍法從事。”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