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這位前任朝鮮國王,左夢庚其實並不重視。
不是他不明白李暉的價值,而是他不喜歡李暉的頭腦。
其實嚴格算起來,李暉絕對算是朝鮮政壇中頭腦最清明的人。
他明顯看出來,滿清正在崛起,明朝正在衰落。因此才不願意過度靠向大明,免得被殃及池魚。
從朝鮮的角度來講,他的策略實在是正確無比,完全是從自身的利益角度出發。
可其他的朝鮮人既因為利益衝突的關係,也因為他的執政方略,所以對他十分不滿,這才導致了他的下臺。
一個如此精明的政客,顯然對於夏國掌控朝鮮不利。
可略微思量一番,左夢庚還是決定見一見這位傳奇人物。
李暉被帶了進來,一見面就趴在地上行了大禮。
“朝鮮國主罪臣,拜見上國夏王殿下,萬歲、萬歲、萬萬歲!”
亂七八糟的稱呼,惹得眾人紛紛側目。
哪有稱殿下為萬歲的?
可是顯然李暉正在透過這樣的方式,希望博得左夢庚的好感,幫助他重回權力的巔峰。
“這裡不行跪禮,下次注意。”
左夢庚的語氣澹澹的,心裡對李暉的警惕又上了一層樓。
這個傢伙當初能夠在那麼艱鉅的形勢下當上國王,後來又經歷了十多年的囚牢生活,鬼知道磨練出了什麼樣的心性?
別又是一個勾踐般的人物。
李暉當然清楚,左夢庚的冷澹心情令他更加緊張,順著搬來的椅子小心翼翼的坐了半個屁股。
“李倧忘恩負義,背棄人倫,實屬大逆不道。上國發兵討伐,正和我朝鮮八道百姓之願。小王雖然年老體衰,亦願為大軍前驅,誅除叛逆,使朝鮮重回上國羽翼。”
這一番康慨激昂,並沒有讓左夢庚滿意。
“朝鮮從前是大明的屬國,而我夏國也是大明的叛逆,光海君豈不明白?”
這是考驗。
李暉一下子就察覺到了。
“天道輪迴,有德者而居之。大明早已日薄西山,自當讓賢。朝鮮自當附上國尾翼而動,循正道而行事,不敢有違。”
我們才不管中原是誰當家呢。
誰做了皇帝,誰就是我們的爸爸。
這極端實用主義的言論,令夏國眾人瞠目結舌,終於對這個老牌政客有了一個明晰的認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