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知夏軍正在交戰當中,土井利勝等人不由心喜,然而隨即又落寞了下去。
他們當然知道,如果此時東瀛能夠出兵,就可以和清朝聯軍形成夾擊之勢,一血前恥。
然而東瀛能夠出兵嗎?
顯然並不可能。
薩摩藩的水軍已經被摧毀殆盡,還殘存的人也都喪失了鬥志。
就算再想要跨海作戰,也沒有足夠的船隻了。
而且對馬海戰當中夏國海軍所展現出來的強大,讓東瀛人無比絕望。
就算是還擁有再多的陸軍,可是沒有辦法登上朝鮮的土地,又有什麼用呢?
“雖不能再次出戰,但或許可以藉此消除夏國的銳氣。”
林羅山腦筋急轉彎,想到了一個策略。
當天下午,夏國和東瀛的談判正式開始。
夏國這邊,王昀為首,左華為副。除此之外還有沉器遠和傅新垣。
對於將朝鮮人納入談判代表團,著實令金尚憲等人高興不已。
明明海戰上的事和朝鮮一點關係都沒有,可夏國這麼做,充分說明了對他們的重視。
這些天來,金尚憲、沉器遠等人不停地和夏國來的大儒交流學問,思想受到了巨大的衝擊。
番茄
有許多道理,左夢庚同他們說,他們並不認同。但是從劉宗周等人的嘴裡說出來,效果卻是不一樣的
比如上下尊卑,朝鮮計程車人們一直將其視為聖人倫理之說。但是在劉宗周這裡,卻對其進行了激烈的批判。
劉宗周對於儒學的倫理觀念,追朔到了最原始的狀態。
倫理之說,只為建立社會秩序,並沒有明確上下尊卑之意。
他這也不算是胡亂篡改孔子的學說。
畢竟最開始的儒學倫理之道確實如此。
之所以後來有了上下尊卑的概念,都是後來的統治者為了自身需要加進去的。
經過劉宗周的返璞歸真,讓釜山的朝鮮儒學界發展轉換了思想。
也是透過這種轉變,讓夏國和朝鮮人的磨合越來越順暢。
而這一次同東瀛的談判,也是在幫助朝鮮人樹立自信心,正確的瞭解現代政治究竟該如何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