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國方面的談判代表還算是正常,但是當看到安東尼·範·迪門和特勞普出現,東瀛人徹底破防了。
“這是東瀛與夏國之間的糾葛,尼德蘭人為何出現在這裡?”
面對土井利勝的質問,安東尼·範·迪門微笑以對。
“我們荷蘭同夏國乃是邦交盟友,同時關於東瀛的政策擁有著一致的態度。相信透過這一次的談判,會創造全新的局面。”
王昀的說法就直接多了。
“既然東瀛請來了鄭氏作為幫手,我們邀請荷蘭參與又有何不可?”
這話說的施大暄難免老臉一紅,很是羞愧。
陳忠不愧是商人,完全不受影響。
“鄭氏並非誰的幫手,只是要維護東洋海面上的秩序,這個規矩不容破壞。”
左華立刻針鋒相對。
“鄭氏所言的東洋海面究竟有多大?”
陳忠傲然道:“凡東洋海上之船,均需插我鄭氏之旗,獲我鄭氏許可,方能通行貿易。左將軍,你應該知道這條規矩。”
左華冷冷的看過去,說出來的話卻讓陳忠和施大暄臉色大變。
“有件事,藉此機會通知兩位。鑑於我方作戰需要,人手不足,因此原定提供給貴方的戰艦和火炮,工期延遲。至於何時能夠完工交付?敬請等候。另外松江方面的紡織工廠遭遇了火災,一應所產全都損毀。為了保證地方安定,所有棉布近期概不外售,希望鄭氏能夠海涵。”
你拿航線威脅我,我就用產品威脅你。
鄭氏從夏國這邊不但訂購了西洋戰船,而且對於火炮的需求才是至關重要的。
料羅灣海戰中,鄭氏靠著夏國提供的青銅炮才打敗了荷蘭人,對於這些武器的厲害早已產生了依賴。
倘若沒有夏國提供的火炮,那麼其在東洋海面上的實力必然會受到影響。
最最重要的是,看著坐在夏國一邊的荷蘭代表,鄭氏此時更應該擔心的是,夏國會將火炮賣給荷蘭人。
如果是那樣的話,荷蘭人不但戰船更加厲害,火炮也更上一層樓,鄭氏的優勢將蕩然無存。
倘若再同荷蘭人發生衝突,那可就勝負難料了。
面對著左華赤裸裸的威脅,陳忠和施大暄額頭見汗,不得不沉默了下來。
他們赫然發現,鄭氏似乎沒法像從前那麼霸道了。
土井利勝等人見鄭氏被壓服,全都心頭浮起了陰霾。
原本東瀛方面給鄭氏開出了優握的條件,希望利用鄭氏的強大,能夠迫使夏國退讓。但是現在看來,夏國顯然更勝一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