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有歷史作為依據,信心十足。
透過既定發生的歷史事實來反推因果,他也能夠明白究竟是怎麼回事。
朝鮮人在政治上的做法,就跟這個民族的性格一樣。
沒有動手之前,性情暴躁、驕傲蠻橫,總以為老子天下第一。
可真的動了手,又誰都打不過。一打就崩,很快就會服軟。
所以面對後金的威逼,朝鮮一定不會痛快答應。
雙方你來我往,光是唇槍舌戰就要耗費不少時間。
再一個,黃臺吉還要通盤考量。
尤其是幾十年前東瀛入侵朝鮮的時候,大明可是不遺餘力給予了支援。
那麼這一次發動滅國之戰,大明會不會出手?
最好的辦法就是,在進攻朝鮮之前先行削弱明朝的實力。讓明朝無暇他顧,才能保證整個戰略的實施。
“在打朝鮮之前,黃臺吉一定會再次入關。這既是對整個天下的威懾,也是消除攻略朝鮮的後患。”
連續兩個判斷依據十足,成功的說服了大家。
“那我們便可以從容佈置。”
柳一元長出了一口氣。
身為總參謀長,他最怕的就是後金突然發動進攻,不給山東準備的時間。
倘若那樣的話,山東就只能倉促出兵。沒有做好萬全準備,肯定損失不小,甚至達不到戰略目標。
如果有一年半載的籌備時間,以新軍的實力絕對萬無一失。
左永提議道:“如果要在朝鮮作戰的話,最好將陸戰一師調回來。無論是登陸作戰,還是跨海作戰,陸戰一師已經積累了經驗,遠非其他部隊可比。”
對於這個提議,大家都一致贊同。
遠赴朝鮮作戰和在本土作戰遠遠不同,尤其是怎麼和海軍配合,其他部隊都沒有相關的經驗。
左夢庚看向左榮。
“你部的改編如何了?”
透過陸戰一師的經驗,新軍又開始了改革。
這一次的目的,是將軍級單位取消,改成大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