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金與朝鮮的矛盾,同上一次的丁卯胡亂完全不同。
當時後金的主要戰略目的,只是為了打破明朝和朝鮮的戰略同盟,獲得足夠的轉圜空間,避免多面受敵。
因此在取得軍事上的勝利之後,得到了朝鮮的承諾,便痛快退兵了。
但是這一次,隨著實力的增強,黃臺吉的野心急速膨脹。
他想要的更多。
丁卯胡亂之後,朝鮮在明朝與後金之間來回搖擺、左右逢源,對於後金的示好始終心不甘、情不願。
因為後金的戰略重心不在朝鮮身上,使得朝鮮著實度過了一段相對寬鬆的日子。
但是現在朝鮮必須在明朝與後金之間做出選擇,而且只能選擇後金。
這等於是立國之道的一百八十度大轉彎,自然在朝鮮內部激起了強烈的反響。
張冠華很清楚,這麼大的事情,絕對不是手中這五千兵力就能夠解決的。
後續如何,必須要山東大本營出面。
“各位稍安勿躁,在下立刻傳信回山東。無論如何,定能保住朝鮮之元氣。”
沉道勳和李崇面面相覷。
他們又如何聽不出來張冠華的意思。
朝鮮王廷的死活,顯然不在山東的考慮範圍內。
山東能夠保證的,只是他們這些人的安危。
在山東的定義中,他們這些人竟然超過了國王李倧,是真正的朝鮮正統。
聯想到山東的身份,顯然是將他們這些人也當成了朝鮮的叛逆。
可是們心自問,如果最終李倧扛不住後金的進攻,選擇了投降臣服。
他們這些人只怕要死無葬身之地。
即便不死,誰又願意認蠻夷為主呢?
兩相比較的話,似乎做叛逆也沒什麼不好的。
大勢如此,他們這些人根本無力自決,只能等著命運的宣判。
情報送回到山東,中樞立刻快速運轉起來。
“朝鮮一定不會乖乖聽話,戰爭必定會到來。但不會來的那麼快,拖延一年半載都有可能。”
左夢庚做出了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