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謙人都麻了。
瞠目結舌的指著漫無邊際的草場。
“天使大人,這裡的人手不夠呀!”
黃再生滿頭黑線。
“光是手工拔草當然不夠,但是你們可以放火燎原呀。沒聽說過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嗎?”
許謙恍然大悟,連忙去組織人手幹活了。
接下來的幾天時間,整座濟州島都被濃煙籠罩,嗆的人們壓根不敢出門。
可效果也是槓槓的。
大片大片的草場經過放火焚燒,全都變成了枯地。
在兩場雨水澆過之後,黃再生又請了當地駐軍過來幫忙。
數千人一起勞作,將草場仔細犁了一遍,燒掉的草木灰埋藏到了土壤之下,變成了肥沃的養料。
隨後他帶來的人開始在這片土地上種植全新的草種。
這些草種是有著“牧草之王”美譽的紫花苜蓿。
紫花苜蓿作為牧草在中國已經有兩千多年的歷史,人們早就意識到了它的價值。
農業部成立以後,專門設立了科室用來研究畜牧業。
而牧草更是重中之重。
黃再生等人經過多年的研究和對比,一致認為紫花苜蓿是最好的牧草種類。
來濟州島之前,他已經看過相關的資料,對這裡的牧場已經有了一定的思想準備,因此才攜帶著紫花苜蓿的草種。
現在果然派上了用場,沒有耽擱牧場的建設。
而除了種植新式牧草,黃再生也給於賓王安排了任務。
“戰馬的飼育,除了足夠的牧草之外,還需要大量的豆科飼料。這邊顯然是沒有的,需要從山東運來。豆百、雞蛋今後都要有,缺一不可。”
於賓王被派到這裡來,就是協助黃再生的。
領了任務之後,他立刻組織船隊返回山東,將這裡需要的東西一一運來。
這些必要的物質準備之外,黃再生和於賓王也對濟州島牧場原有的運作方式十分不滿。
朝鮮的政體和官制基本都是學的明朝,因此在畜牧業的管理上也有著一樣的毛病。
當官的一竅不通,只顧著撈錢。下面的人吃不飽、穿不暖,則無心用事,更且偷奸耍滑。如此胡作非為之下,牧場原有的管理制度早就爛透。
黃再生和於賓王商量了一下,決定對牧場進行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