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確實,這火炮已經很好了。”
因為左夢庚帶起來的風氣,後營對於製造領域很是追求精益求精,不能接受一丁點的不足。
這種精神對於科研、製造來說,當然是好事。
可放在軍隊身上,卻沒有那麼計較。
左營炮是缺點不少,可如今的左營連火炮都沒有呢,當然是先用上再說。
大家心魔卸去,渾身輕鬆,歡聲笑語也回來了。
準度、爆炸時間之後,要觀察的是爆炸威力。
因為落點偏差了三米,所以炮彈造成傷害最大的地方,是靶群的外圍。
位於右側靠近爆炸中心點位置的三個木靶被徹底摧毀,散落的到處都是。
再遠一些的靶子,則沒有破碎,依舊完好地插在地上。但這些靶子上面扎著許多碎片、碎石,而且完全打透了棉甲。
如果棉甲裡面是血肉之軀的話,那麼肯定已經死透透了。
這樣的靶子大約有七、八個,最遠的距離爆炸中心點有十米左右。
超過這個距離的靶子,則完好無損,並沒有收到爆炸的影響。
這說明炮彈的有效殺傷範圍,也就是十米左右。
這個威力大嗎?
顯然不大。
可對於左營炮這種小炮來說,已經十分喜人了。
畢竟超過千米的射程,還能造成範圍殺傷,這是同時代的火炮絕對不具備的。
等炮彈的碎片完成收集後,另一個毛病也被找到了。
“爆炸造成的彈殼碎片太少,這也是殺傷力不足的一個原因。”
這枚彈頭產生的碎片,一共才三十幾塊。雖然向四面八方飛散了,但數量的不足顯然不可能殺傷到太多的敵人。
可能許多敵人都會被爆炸的衝擊波震暈,但是卻不會被碎彈片傷害到。
這個缺點,刻不容緩,必須改正。
左夢庚想了想,向楊貴問道:“你們有沒有辦法在彈頭的內部刻出這樣的形狀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