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長,沒辦法了啊。再說,這也不光是俺們製作的問題。導火索插入的深淺,士兵裁剪的手法,也會對燃燒速度產生影響的。”
士兵畢竟是人,不是機器。
換一個人,導火索插入彈殼的時候力量大點小點,長度就會不同。
再一個,得到指令對導火索進行裁剪時,下刀的位置哪怕偏差一毫米,都會影響最終的爆炸時機。
這就是用導火索的弊端。
塗一先倒是敢想。
“千座,俺看過火槍的發射。用的火帽只要一碰就能引爆火藥,為啥不能用到炮彈上?咱們可以在彈頭的位置開個小孔,然後將火帽裝在這裡。反正炮彈也是彈頭先接觸目標,撞擊的力度應該能夠引爆炮彈吧?”
好傢伙,工匠們的積極性被激發出來後,什麼都敢想了。
連觸發式引信都想到了。
其他人也紛紛叫好,覺著這個主意不錯。
最起碼採用火帽引發的話,不用擔心炮彈的爆炸延遲或者提前。
可左夢庚卻沒有那麼自信。
“觸發式引信是個好東西,但目前有兩個問題。第一,不敢保證火帽在開炮的時候,會不會因為火炮的震動直接炸了。這個需要你們試驗,得到確實的資料才行。第二,現如今火帽的生產量跟不上,只能優先保證火槍。火炮這裡,只好先應付了。”
土法生產雷酸汞就是這樣,產量始終是個難題。
即使這樣,危險重重的生產過程也讓左夢庚頭疼。
從生產開始到現在,已經發生了六起爆炸事故,造成二十多名工人傷亡。
也就是這個年代的人命不值錢,大家都不當回事。
死者、傷者的家屬們在領取了撫卹金之後,還對他感恩戴德。
這要是在後世,這種違規、危險生產,能把牢底坐穿了。
見火帽應用於火炮行不通,大家全都愁眉不展,頗為遺憾。
反倒是左華看的開。
“我說,這炮彈不就差個一米、兩米爆炸嘛。這麼點距離,能有啥影響?再怎麼說,不也比現有的佛郎機炮好多了?能用就行唄。其他的問題,日後慢慢改進就是了。”
眾人一聽,紛紛露出苦笑。
“哈哈,是了,原來是咱們魔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