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做官的畢竟是少數人,絕大多數僅僅用來明事理罷了。
可明事理帶不來財富,解決不了生活困苦的問題。
追求財富的過程中,學到的聖賢之道又沒有多少可以用上,人們必然會自行去選擇新的方向。
松江府眾人滿意而去,不出意外,短短几日後,劉宗周的講學內容必然會傳遍江南諸府。
唯獨方岳貢腳步蹣跚,心緒紊亂,本能地感覺到了危機。
他對劉宗周瞭解甚深,求學時沒少拜讀過劉宗周的著作。
可今日劉宗周的言論,已經和過去迥然有別。
方岳貢一時片刻不明白劉宗周的言論有何危險,但是鼓動百姓追求財富,與傳統儒家的安民、無為之道必然是相沖突的。
一直回到府衙,方岳貢都沒能從衝擊中走出來。
想了想,他仔細地寫了一封書信,然後命管家進來。
“速將此信送去京師,交予薛賓廷(薛國觀)公。”
管家領命去了,方岳貢才稍微安心。
如今只能寄希望於京師裡的大佬們,能夠察覺到危險,將其消滅於危險之中。
否則的話,這繁花似錦的江南,指不定何時便會成為燙人的火爐啊。
一場成功的講學,在江南百姓的心底埋下了種子。相信只要合適的時機,這些思想就會生根發芽,最終頂破老舊的壁層,迎來新的曙光。
因為劉宗周是徐家的客人,這一次也令徐家聲望大漲。
原本在松江府,徐家並不能算頂級大族。
因為徐家沒有什麼底蘊,加上信奉天主教,若有若無地被傳統士人所排斥。
別的不說,單單是陳子龍、宋徵輿這些士林後起之秀,也只是和徐家相識,但往來不多。
要不是徐光啟官運亨通,如今更是貴為閣臣,徐家的處境還會有些艱難。
可從此以後就不同了。
有劉宗周這位鴻儒的招牌,徐家算是在江南士林站住了腳跟。
晚間,徐府內部更有一番熱鬧。
臥房裡,徐若蘭滿心歡喜地開啟禮盒,從中拿出禮物來,細細摩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