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明左> 第276章 心有靈犀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276章 心有靈犀 (1 / 4)

明代儒學的發展,本來在明末時,應該進入一個大高潮。

如同西方的文藝復興那樣,經歷過復古風潮之後,完成徹底的蛻變。

奈何歷史和中國開了一個玩笑,更野蠻、更暴力的少數民族政權改變了華夏的思想走向。

從野蠻走向封建的滿清政權,能夠很好地學習舊有的制度,已經是他們能夠做到的極限了。

不能指望他們一下子超越時代,成為引領華夏前行的領頭羊。

這個任務,還得交給當下的學者們來做。

南下的路上,針對江南的儒學現狀,左夢庚、劉宗周、李邦華、黃宗羲等人沒少進行交流。

縱觀有明一朝,思想潮流的前端,始終都是在江南的。

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

江南發達的商業社會,給了思想騰飛的平臺。

這裡本就不是依靠土地來生存和發展的社會,因此舊有的封建思想一直在這裡比較薄弱。

當深受商業經濟影響的東南學者們發現問題後,必然會去探索和研究,從而發出新聲。

劉宗周之前和之後,都還有無數的學者嶄露頭角,以激進的思想啟發著世人。

如果沒有滿清入關,相信再過數十年,華夏大地上一定會掀起翻天覆地的變化。

如何在江南傳播思想,進而影響全國,無論是左夢庚還是劉宗周,對此都十分重視。

他們的陣營現在還不到發出屬於自己聲音的時候,那麼就需要一點技巧。

身為大宗師,劉宗周巧妙地找到了儒學的弱點。

那就是行動力不足,並且脫離基層。

不管儒家的學者們如何吹捧知行合一、學以致用,但根本的問題是,該如何知行合一、學以致用,自始至終都沒有切實的辦法。

儒家的學說除了能夠塑造倫理、道德之外,對於實事的幫助微乎其微。

劉宗周從此入手,左夢庚跟著補刀,一下子就擊潰了舊有思想體系的維護者方岳貢。

接下來,就是劉宗周的個人表演時間。

洋洋灑灑三個時辰的講學,聽的所有人如痴如醉。

最重要的是,劉宗周講學的內容,並非是空洞無物的理論,而是結合了實際。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