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是陳子龍說了緣由。
“學生於京師時,得玄扈公教誨,有緣拜讀玄扈公大作。得知農事方面的書籍在左將軍處,因此特意趕來,請求一觀。”
原來是這麼回事,左夢庚還挺高興的。
“自無不可。”
他卻不知道,徐光啟的《農政全書》之所以能夠流傳下去,就是陳子龍整理的。
本來對於這些江南才子,左夢庚並不如何看重。見陳子龍居然專注實事,便道:“你若喜歡農事,品讀文稿之餘,可去東昌府拜見王康宇公。他乃當世農事大家,或許可以給你解惑。”
陳子龍大喜,連忙記下。
左夢庚問過了才知道,原來陳子龍六人是去京師趕考的。
不但他們六個,同行的還有張溥、吳偉業、杜麟徵、楊廷麟等。
結果其他人都高中進士,他們六個紛紛落榜。留在京師無所事事,恰好陳子龍得知《農政全書》的文稿在左夢庚處,便前來一觀。
其他人正好也要南下回家,順路同來。
值得一提的是,楊廷樞和楊廷麟並非兄弟,他們一點血緣關係都沒有。
楊廷樞是南直隸人,楊廷麟則是江西人。
“當今朝廷實非任事之地,你等沒能高中,未嘗不是好事。既來此處,倒也可以拜訪名家,砥礪學問。”
陳子龍幾人面面相覷,表面不語,實則內心腹誹。
臨清這種地方,能有什麼名家?
左夢庚也沒有明說,他很忙,很快就走了。
徐爾爵卻很喜歡朋友的到來,親自負責接待。
“走,我帶你們去看祖父的書稿。”
眾人和徐爾爵早就相識,沒有了左夢庚在身邊,反而輕鬆了許多。
“子貴,你怎麼在這裡?”
徐爾爵笑道:“中恆即將和舍妹完婚,我來這裡自然是商討婚事的。”
聽到徐家的女子居然要嫁給左夢庚,幾個士子頗為意外。
宋徵輿更是見過徐若琳,不禁惋惜。
“令妹灼灼其華,風采不凡。嫁與……嫁與……”
他本想說嫁與武夫,實在是暴殄天物。但是一想到人家都要舉行婚事了,這麼說純粹是得罪人,一時竟卡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