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年秋天,收音機裡傳來開國大典的播報聲,顧植民和工人們圍坐一起,收聽廣播,心裡倍感鼓舞。但欣喜之餘,他心裡亦有隱憂,索性很快,上海工商聯召開大會,顧植民也位列一席。
會上,政府表態說,民族資本家是團結的物件,還鼓勵民族工業大力發展。此時此刻,顧植民終於如釋重負,於是趁著建國的喜氣,他為顧炯為和孫志芳舉辦了婚禮。
婚禮莊重、簡樸。吉時已到,顧植民孤身坐在高堂之上,望著攜手而來的年輕夫婦,彷彿回到了當初他們訂婚之時。彼時,徐小姐坐他身邊,言笑晏晏,多麼歡喜,想到此處,顧植民不禁有些哽咽。
婚禮之後不久,新政府遭遇到新問題,有些上海灘的大亨們不願輕易與政府合作,他們開始囤積米棉等生活物資,跟政府搞價格戰。
眼看米棉價格一路走高,顧植民也有些惶恐,跟著搶購了一批米棉。不過政府控制有力,很快平抑了價格,顧植民對政府安邦定國的力量愈發有了信心,於是跟著政府,將購來的米棉平價賣給市民,還承諾百雀羚絕不漲價。
建國維艱,一波未平,一波又起。1950年6月,朝鮮戰爭爆發,美軍艦隊開進臺灣海峽,氣氛再度緊張起來。
顧植民每天盯著報紙訊息,商人們也在茶館議論紛紛,有人說全世界捆起來也打不過美國,有人放風說,這就是第三次世界大戰,還有人鼓譟說老蔣要趁亂打回上海。
一時之間,商人們心思惶惶,蔣軍也時不時派飛機騷擾,空襲警報鳴響,民眾愈發驚恐。
顧植民如今已是思齊茶館常客,他放下蓋碗,抖開報紙,只見上面頭版頭條報道了志願軍入朝的訊息。茶館中的商客們也都看到,一時間議論紛紛,許多人都不敢相信這是真的。
有人說這只是政府的宣傳手段,顧植民不置可否。他回想起見到的那些席地而睡的年輕解放軍戰士們,覺得這樣的一支軍隊,必然不畏懼任何敵人。
就在這年冬天,志願軍打退了最強大的美軍,將他們打回了三八線,還揮師直向漢城!
這個訊息徹底震驚了猶豫觀望的商人們,茶館裡沸騰了,大家紛紛歡呼,許多人當場落下熱淚。
幾十年來,民族資本家屢次目睹國破家亡,屢次從廢墟里重建事業,他們害怕,他們顧慮,但是他們也有家國情懷。商人紛紛表示,願意傾盡全力,支援政府,支援志願軍。
顧植民坐在眾人中,默默擦掉了眼淚。他奔回工廠,站上高臺,號召工人們開足馬力生產冷霜,他要把冷霜捐給政府,捐給在前線忍嚴寒之苦的的志願軍戰士!
政府對百雀羚的捐贈非常歡迎,對顧植民的奉獻精神也提出了表揚。
捐贈那日,顧植民抱著妻子遺照,小傅抱著如意遺照,阿凌抱著宋北山遺照,小賈抱著阿平遺照,幾人站在工廠門口,要把這份驕傲、這份快樂與他們分享。
在百雀羚眾人的見證下,一箱又一箱的冷霜搬上卡車,隆隆運向前線……
這年深冬,顧炯為和妻子喜獲麟兒,顧植民得知好訊息,急忙坐上公車,去醫院探望。
小床上,胖胖的孫子睡得正香,顧炯為讓父親為長子取名,顧植民沉思半晌。
“就叫顧真揚吧!”
顧植民望著孫子紅彤彤、皺巴巴的臉蛋,想起兒子誕生的那天,他也是這樣坐在床邊,摸摸兒子的小腳,摸摸徐小姐的頭髮,夫妻二人相視一笑,盡是繾綣滿足。那時光是多麼開心快樂!
夜幕低垂,顧植民獨自走出醫院,坐上公車。
上海灘繁華依舊。他沒有回家,而是輾轉下車,他穿過街道,穿過里弄,來到與妻子最初居住的亭子間前。
路燈昏黃,人聲悠悠,景緻依舊,物是人非。
顧植民默默站在樓下,仰望著陌生而熟悉的燈火,眼前又浮現出與徐幀志初遇那天的情景。她的微笑,她的酒窩,還有她的香味,一切彷彿發生在昨日之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