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人回到病房後,鄭好去廁所看了看。見病人的大便很稀,並且夾雜有紅呼呼果醬一樣的粘液。鄭好滿腹心思回到辦公室,找來外科學,仔細翻看。
手術準時進行,馬震濤主刀,徐仁利助手。開啟腹部,見膽囊和結腸有廣泛粘連,膽囊內有一結石,馬震濤取出結石,說:“今天手術真是意想不到的順利啊。”
護士皮曉玲說:“馬大夫的手術水平真是越來越高了。”馬震濤得意的笑起來。
接下來就要縫合腹部。一直在旁邊觀察的鄭好突然說:“慢著。”馬震濤看向鄭好,問:“怎麼了?”
鄭好說:“患者膽囊壁未見水腫充血,周圍未有滲液。”馬震濤說:“你是說患者腹痛不是膽囊結石引起的?”
鄭好點點頭,肯定地說:“膽囊結石不是引起本次急腹症的原因,而僅是一種附加發現。”馬震濤有些疑惑說:“難道除了膽囊結石,還有別的問題。”
鄭好說:“我剛才看了患者大便,比較稀,上面夾有粘液,像是果凍。這些都是膽囊結石所不能解釋的。”
馬震濤點點頭,說:“有道理,那麼我就再找找原因。”他繼續探查,可是沒有什麼發現。麻醉時間就要過去,正在焦急。
鄭好說:“你看看結腸肝曲那個地方。”馬震濤找到結腸肝曲,果然發現結腸肝曲內有一腫塊,馬上做右半結腸切除。後來病理證實為結腸癌,避免了一次失誤。
自此馬震濤對鄭好佩服的五體投地。稱呼由鄭好換成了鄭大夫。只要是他一人主刀的手術,就必定要帶上鄭好做他的副手。這樣他才會安心。
更有一次,一個消化道出血病人。這個病人由於病情較重。臉色白的像是一張紙,走路的勁都沒有,是他幾個親戚攙扶著進來的。
脖子上還繫著個圍巾,上面沾滿了血。張海帶領眾人對病人做了簡單問診。
瞭解到這個病人有著十二年胃潰瘍病史,這次由於吃了較硬的東西,出現了大出血症狀,不光是大便拉血,甚至出現了吐血,初步估計病人出血約1500毫升。而且現在還在出血。病情緊急,需要立即手術。
主刀張海。徐仁利與馬震濤是助手。麻醉,開腹。很容易找到潰瘍出血位置。進行了相應處理。
在縫合傷口時。鄭好突然插嘴說:“我學中醫時,中醫書上說,按五行生剋,肝木有病會克脾土胃。現在病人脾土胃有毛病,是不是肝膽也有問題呢。並且病人來時,我問了問,病人平時脾氣較大,經常口苦,往往先有腹痛,而後才會出現出血,出血時間呈週期性5~7~10天發作。要不要再看看病人的肝膽,再結束手術呢。”
張海不屑一顧地說:“這個病人明顯是潰瘍引起的消化道出血,剛才手術的時候,你難道沒有看到出血點嗎?”
鄭好沉默。張海接著說:“中醫也能治病嗎。真是笑話。現在誰還拿著幾千年前古人的理論,指導現在的臨床,尤其是臨床手術。”張海說著乾淨麻利的結束了手術。
下午患者卻再次出現了上腹部疼痛,接著是嘔血,護士量體溫37.8,臉色焦黃。血壓急劇下降,面板溼冷,出現了休克的跡象。
患者家屬很激動,患者兒子甚至還踹壞了醫院的一張桌子。並且揚言,患者一旦出現問題,他要與主刀醫生拼命。患者妻子連哭帶罵,護士都不敢靠近。
張海本來下班了,被緊急電話召回,腹部觸診觸及腫大的膽囊。張海表情嚴肅,下達緊急醫囑,並同時下達病危通知,但是患者家屬拒絕簽字,揚言患者如有任何不測,定不肯善罷甘休。
患者輸液輸血,準備第二次開腹手術。經過大量液體以及血液的輸入,患者血壓回升,面板逐漸變得紅潤起來。
凌晨八點行第二次手術,層層分離,果然發現膽囊充滿血液,即行膽囊切除,肝右動脈結紮,切面以腸線縫閉。患者終於脫離了危險。
兩天後,張海對鄭好說:“你說的或許有些道理,我查了不少國外資料,可能由於肝功能減退使得某些促分泌物質不能滅活,從而導致胃酸分泌過多發生了潰瘍出血;兩者的確有時候存在著某些聯絡。據報道,上消化道大出血的胃病患者有百分二十到三十都伴有肝膽系統的不同疾病。”
鄭好說:“五行生剋看似迷信,其實應該是古人長期在臨證過程中的經驗總結。看到肝病病人總是會有胃病,而胃病病人肝臟往往有或多或少的功能障礙。於是古人就得出肝木克脾土的總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