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在雅根克市政廳的指示下,雅根克警察廳對罷課學生下了重手。凡是參與圍堵味特奇工廠行動的,一律逮捕。當天超過兩百名學生被捕,示·威人群再次被驅散,這次有二十多人在與警察的衝突中受傷,其中絕大多數是學生。
市政廳的高壓手段引起了學生的強烈不滿,警察瘋狂鎮壓學生的魔法影像被學生拍下來散發出去,激起了更大範圍的怒火。
第三天,學生舉行了更大規模的罷課集會,這次他們兵分兩路,一路繼續圍堵工廠,另一路舉著標語和旗幟,前往市政廳和平請·願。結果,在瘋狂的阿爾弗蘭命令下,雅根克警察廳聯合陸軍部一起行動,捕去學生超過七百人。並宣稱,凡是參與請願及圍堵行動的學生,一律開除學籍!
訊息一出,全城震驚。
學生十幾年寒窗苦讀,花費了父母無數金錢與精力,為的不就是將來有個好前程?大人老爺們一句話,說廢就廢了?
這是哪條法律的規定?
就連有些阿爾弗蘭的支持者都表示,學生畢竟還年輕,寫上一紙悔過書,最多讓父母支付一筆罰金,把人領回去就行了。一句話廢了別人的前程,是不是有點過分?
阿爾弗蘭卻表示,治亂必須用重典,非常時期,必須行非常之事。
“如果對合法商人保護不力,我們的城市就會失去活力,就會失去對外國投資的吸引力,就會失去對自由、平等信條的公信力!這責任不是幾個學生能扛得起的!”
他鐵了心要把大財團利益代言人的標籤貼到腦門上,大財團自然心花怒放。一時間,阿爾弗蘭議長成了全城最最炙手可熱的人。門前永遠不缺人:大財團的聯絡代表和來哀告的學生家長,以及,在食物中毒事件中失去親人、渴望公道的被害者。
盧斯福總督似乎很不喜歡議長的嘴臉,稱病不見客。阿爾弗蘭議長出任下任總督的呼聲一時無兩。
雅根克監獄,人滿為患。
更大的怒火,正在醞釀。
第四天,沒有學生再上街,街道兩邊的店鋪門都關得死死的。只有滿地散落的旗幟和標語無言地訴說著前幾日的激情與憤慨。
市面似乎恢復了平靜。
突然間,一聲報童聲嘶力竭地呼喊,打破了清晨的寧靜:“號外,號外,戴洛克被殺,戴洛克被殺!味特奇工廠業務經理戴洛克,昨夜在家中被殺;兇手已自首,兇手已自首!”
整個城市都被震動了。
無數人湧向城市法院,要求公開審判,要求瞭解真實情況。然而卻被無情地拒之門外。
阿爾弗蘭下令,封鎖訊息。因為這件事實在是太離譜了。
殺死戴洛克的兇手,不是別人,正是戴洛克的得力手下,一手從一個窮困潦倒的工人提拔起來的打手頭目貝斯特。
貝斯特的父母,死在了食物中毒事件中。並不富裕的他們買了不少味特奇出品的打折肉腸。然後,兩位老人再也沒能見到他們引以為傲的兒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