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雪嬌要瘋了。
自從上了報紙,她的手機幾乎24小時都有人打過來,大部分都是套近乎借錢的。
甚至二十年沒聯絡過的小學同學,都給她打電話。
反倒是關係親近的,最多調侃她幾句,讓她別太辛苦,再沒別的事。
她跟林致遠吐槽:“網上說,別人都關心你飛得高不高,只有親人才關心你飛得累不累,還真是一點兒都沒錯。”
林致遠安慰她:“累了就歇歇。”
歇個屁呀!
張雪嬌還得去開會,市裡的,區裡的,每次都會重點表揚她,讓她再接再厲,明年繼續當納稅明星。
她坐在一群老大爺們中間,就像混進土豆堆裡的草莓,怎麼看怎麼違和。
在她出現之前,納稅光榮榜上的公司,來來回回就那麼些,彼此早就熟悉了。
今年她突然冒出來,大家都不認識她,更何況她還這麼年輕,可想而知眾多企業家對她有多感興趣。
會議休息期間,大家都在閒聊,有人疑惑地問她,明明本市的輕工業並不發達,為啥她賣女裝能交那麼多稅?
“我主要是做直播賣貨的。”
真不愧是大企業的老闆,都聽過直播賣貨這種形式,只不過沒有實際接觸。
再說他們公司的業務,大部分都沒辦法跟直播帶貨沾上邊。
想想嘛,網上那麼多主播,誰會吆喝著賣鋼鐵?
張雪嬌稍稍介紹了一下直播賣貨,說著說著來勁了:“我一直想幫咱本地的農戶帶貨...”
正說著,大領導進來了,聽見她這話十分感興趣:“小張,你有啥想法放開說。”
張雪嬌剛開始有些緊張,說著說著放鬆了,從去年她路遇小攤販開始,聊到幫宋哲賣蘋果,再聊到跟蘋果貿易公司合作的事。
末了她感慨:“大公司有實力,也有組織能力,合作起來很方便。但是普通農戶,需要有人組織、規劃、指導,再進行統一的包裝宣傳,才能用商品換錢。”
大領導頻頻點頭,對這種新興的銷售模式很感興趣。
尤其張雪嬌說她願意無償幫農戶帶貨,而且也願意培養他們自己當主播,簡直說到了大領導的心坎裡。
這些年精準扶貧,錢沒少花,人沒少派,投入的時間和精力更是無法計算,可有些村子就是扶不起來。
如果能借助張雪嬌的辦法,將本地的農業經濟往上提一提,哪怕增長一個百分點,明年的政績都會好看許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