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獄不鹹不淡的回了一句。
眼前之人,他認得,其人名為賈虛陽,是如今東廠二檔頭‘任小梟’手下最為得力的幾大太監之一。
看起來年輕,實則也已年過七十,據說也早已熔鑄百經了。
不過,大明東西兩廠四百年裡,絕大多數都只學張元燭傳下的‘天怒真罡’‘陰陽磨’這兩大頂尖武學。
以至於,哪怕東西兩廠的歷代督主,也根本不被承認為大宗師,即便武功猶有過之。
當然,這其中有多少是因為對於閹人的蔑視,就不得而知了。
“楊宗師過謙了,您這名頭若還薄,天下間,誰人還當的起一聲厚?”
賈虛陽微微一笑,實則心中也有些驚異。
他並非客套,楊獄的名頭,在神都都曾掀起過不小的波瀾,甚至於朝堂上的袞袞諸公,都曾因他而爆發衝突。
其當街凌遲一州之主的事,簡直是聳人聽聞。
事實上,哪怕有著徐文紀上書、錦衣衛都指揮使黎白虎這樣兩尊大佬出面維護,都沒能壓住朝堂上那些位大臣的驚怒。
直至龍淵王一脈抬出了‘太祖大誥’,引得痴迷煉丹修道的陛下的點頭,方才告一段落。
結果,未多久,居然又傳出此人參悟了‘不敗天罡’的流言……
“德陽府大旱的卷宗,都在這了。”
楊獄一抬手,早整理好的卷宗就落在桌上,這其中不少是徐文紀整理,也有許多,是他新增的。
“聶文洞,該殺!!”
賈虛陽隨手翻了幾頁,面色就是一沉,似頗為驚怒:
“身為一州之主,封疆大吏,竟因一枚道果就敢犯下如此滔天大罪!若事情屬實,咱家必上稟陛下,請誅其九族!”
“怎麼才算屬實?”
楊獄問。
“咱家深信楊宗師為人,只是咱奉陛下命,奉督主命,奉二檔頭之命前來徹查此事,終歸要親身走訪。”
賈虛陽神色一正:
“若此事為真,那憑藉著擊殺‘魔魅’,拯救萬千人於水火之中的大功,楊宗師必簡在帝心,扶搖直上。”
“所以呢?”
聽得這不溫不火的平靜聲音,賈虛陽的神色終於有著變化,他定睛瞧了一眼不為所動的楊獄,笑了笑:
“實不相瞞,劉督主聽聞楊宗師的事蹟,心嚮往之,此來曾交代,無論如何,都要請宗師加入我東廠!”
加入東廠?
楊獄嘴角一抽。
徐文紀為他脫罪之後的數月裡,他接到了不知多少類似的邀請,甚至黎白虎、六扇門那位捕神的親筆書信都收到了。
只是,你東廠來湊什麼熱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