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非,換一批機器。
這問題就又繞回來了:如果現在淮揚還有錢進新機器,又怎麼會沒有訂單?
他們沒有客戶的情況下,想跟別人搶地盤,基本已經是不可能發生的事情了。
“要是早幾年,可能還能行。”
陸懷安嗯了一聲,嘆了口氣:“現在,難。”
但上天彷彿都站在淮揚這邊一般,這一年,是1985年。
國家取消了計劃外價格不得高於計劃內價格20%的限制,生產資料“雙軌制”價格政策正式實施。
一軌是定向計劃,國家規定的價格,不得隨意調整。
一軌則是超計劃生產部分和按國家規定的比例,允許企業自銷部分實行市場價格。
淮揚新廠長仔細研究過後,開始瘋狂寫報告,打申請。
他們這兩年,基本斷開了和其他小廠子的合作往來,原材料都只從國家定向計劃內的廠家購買。
這一次打申請,淮揚把原料要求提高了數十倍,然後價格卻壓得極低。
為了拯救淮揚,孫德成捏著鼻子同意了。
這個價格對紡織廠來說,其實挺不合理的,畢竟利潤微薄。
他們隨便出一批貨,都比這個賺得多。
可是沒辦法,上邊都同意了,他們只能硬著頭皮出貨。
布料一批批送進淮揚,堆得他們倉庫都滿滿當當的了。
淮揚的工人們還挺高興的,覺得看來是峰迴路轉,他們要迎接全新的生活了。
誰想得到,淮揚新廠長在劃出自己計劃生產內的這一部分佈料後,直接找了買家過來,要把剩下的這批布料出掉。
???
這是什麼操作?
就連陸懷安都震驚了,頗為無語:“這,人才啊!”
一進一出,進的是上邊對淮揚特定的低價,扶持價,出的是比原價翻了一倍的價格。
“但是哪怕是這個價格……”龔皓都頗為心動,沉吟著:“也還是有得賺的。”
“誰說不是呢。”只是這個,陸懷安到底還是忍住了:“但這批布料,我們不要。”
雖然有點可惜,但龔皓還是答應了。
只是,他們不要,有的是人要。
買家很快就找到了,整批布料,怎麼樣進的淮揚,就怎麼樣出了淮揚。
他們沒損耗一點人力物力,轉個手,賺了一大筆錢。
淮揚新廠長見這個事這麼順利,心裡挺高興的,寫了幾個報告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