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找得出來麼?
周叔頭都大了,氣得掉頭回了家:“我今天都沒去了,我估摸著,這活計是做不長了。”
個個都見不得別人好,又全是姓陸的,牽親帶故,不好拉下臉去說別人。
這檢查的,也只敢檢查出來說有問題,不敢強硬態度。
村長是真沒聽說過還有這種人,他們村裡基本都是他們先商量,只要是為了村裡好,大傢伙就都會同意的。
“不一樣的,真是不一樣。”
村長越想越不對味,下午又跑去了王家岰。
倆人好好商量了一番,私下尋了大陽村的村長說話。
結果那人果然是想反悔的,居然打哈哈,說什麼陸廠長跟他們關係好,只要兩位村長開口,陸廠長肯定會答應捎上他們。
村長想起陸懷安說的那句話,心裡頭一陣後悔。
陸懷安說的沒錯哇,鬥米養恩,擔米養仇。
幸好,現在路才剛修,山坡還沒挖平。
他直接叫了全村人過來,要耍渾的,就大家一起耍唄!
聽說會影響到農貿市場的事情,全村人都不答應!
要麼就不修了,拿了他們的錢直接全部退回去,他們自己湊錢都行。
要麼就繼續修路,但不要想著把菜賣去農貿市場。
當然了,要是以後農貿市場缺菜,陸懷安他們主動要又是另一回事。
大陽村村民們都很失望,他們想要的是跟王家岰這邊同等的待遇……
最後,大陽村這邊商量了好久,還是決定繼續修路。
只是這一次,就沒那麼好說話了。
管他親戚不親戚,鄰居不鄰居的,先找個中人,立下字據再說。
別到時候,農貿市場這邊來他們村收菜,大陽村的還過來搗亂。
這事一解決,大家又都是好兄弟了。
陸懷安聽說後,也吁了口氣:“其實這也是個事,因為也不確定農貿市場這邊的生意有多長久,萬一以後不好賣了呢,每個村都立個字據吧,如果哪天收不了了,不是我們的問題。”
他們不擔這個責。
龔皓也覺得他說的挺有道理,利索地答應了:“還是你想的周到。”
這邊吩咐下去,開始立下字據。
那頭陸懷安也給郭鳴準確答覆了:“什麼時候來都可以。”
這兩年新安村被立為典型,三天兩頭有領導過來。
村裡都不需要額外打招呼的,天天都警醒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