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越慢越難練,一定要練好中速的呼吸後才能練慢速度。
慢速度易發現更多的問題,有利於及時糾正。
柔勁與剛勁相比,柔勁更難練,因為柔不是單純的軟而無力,而是一種更巧妙、更熟練、更隱蔽、更圓滑、更短促的勁力。
只有全身放鬆用心去練才行。
因為明柔易發現問題易及時糾正,所以一定要等明柔練成後再練暗柔。
剛勁也不是指單純的硬,單純的硬那是僵,也叫拙勁、笨勁、傻勁。
這一功法的習練主要是用來練氣、練意、找問題,是大家較少看到的練功之法。
第三階段:練高身架、快速度、神化勁。
為什麼這一功法放在最後階段練習?因為高身架太靈活太自由,初學者極易走形。
如果沒有前面兩種身架的紮實功底,即便是學會了也是個空殼,一點用都沒有。
因為高身架極易散架又不吃功,主要是練靈活找距離和感覺。
快速度與中慢速度比,快速度難練,一般單一的快好練,超常全面的快難練。
只有快速度才能閃防和攻擊敵人,這個快是一個全身上下內外眼耳腦神經氣意力手足身步法的快。
要想學好這一點,必須先把理論學通,然後要全身放鬆,要把全身的皮肉筋拉長到人體極限。
要把全身的骨關節拉開到人體極限,用意念快速充氣來實現。
神化勁比前幾種單一的勁都難練,它是把前幾種勁根據實戰需要隨心所欲巧妙組合的一種綜合勁力。
要有意識地進行,內柔外剛、外柔內剛、上剛下柔、下剛上柔、左剛右柔、右剛左柔、前剛後柔、後剛前柔、明剛暗柔、暗剛明柔、出柔落剛、落柔出剛、全剛全柔、半剛半柔等配合練習。
只有剛,才能傷人,只有柔,才能提高速度與靈活性,兩者必須巧妙地結合在一起才行。
正如拳譜所講:出手為把,著人為拳。
這一功法的練習主要是用於散手。
柔養氣,剛傷身,見剛見柔才是真。
慢練功,快打人,不慢不快易入門。
低易塌,高易散,不低不高只為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