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這個短時衝力是怎麼產生的?這讓我想起初習形意時的一段見聞。
記得是1966年夏天,我在先師家中練形意時問:“師,肩開如何?”
先師看而笑曰:“還差得遠,只有一寸多。
說完先師示範,只見先師肩膀一抖,唿地一下肩部扣出三寸有餘。
“啊,脫臼了!”我驚呼。
先師笑而言道:“開啟二六連環鎖,一點靈光吊在眉。”
形意彈絕之勁令人驚奇,這段經歷我記憶猶新。
我們知道,時間是三維空間的另一維,是物質)在擴延的刻劃量度。
先師肩出三寸有餘,就是這種擴延,其結果是勁力的作用時間增加了。
不言而喻,老能與雲深的對抗,以至於雲受擊後被打出三丈開外,是相似於彈性碰撞和火箭效應的結果。
然而,人的剛體是怎樣練成?老能爆發出的強大能量從何而來?
先師常曰:力發於根主在腰。腰為根節,胯為中節,腿為枝節;腰為根節,肩為中節,臂為枝節。
形意功練八字:頂扣園敏,抱垂月挺。
形意發勁意在八催摧):腰催胯,胯催膝,膝催腳,腳催地;腰催肩,肩催肘,肘催手,手摧敵。
催地摧敵,一對力偶,完美科學。
憶往昔,先師曾率弟子王誌慶、曹宴海、時漢章、鄧德達、溫敬銘、楊法武等人訪道五臺山,一時興奮,先師一趟崩拳打去。
打完之後,抬腳一看,鞋底沒了;回頭一望,石板裂了。
可以想像,既然先師發勁能催地裂石,那麼摧敵穿心當不在話下。由此可見,形意功夫十分了得。
凡有志於形意者,在老師指導之下,經過長期認真的練習,剛體何愁不成?
功成之時,走架宛如一架工作中的機器,動作精準、固化、剛強。
一架機器運動需要動力。“力發於根主在腰”,腰是形意功夫的動力源泉。
腰部動力不僅能催動肢體,而且還要爆發出強大勁力來。
這種勁力或許叫做能量。“形意打人如山撞”,這座山似乎象火山,可以爆發出巨大的能量。
形意功夫講勁力,練的是氣;熱力學講能量,說的也是氣。
形意以動為陽,以靜為陰,出手為陽,落手為陰,動靜相兼,陰陽暗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