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科幻靈異>港綜之超級警察> 166:公屋的由來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166:公屋的由來 (1 / 3)

當車開到培正道後,白宇終於不用再聽任達唐僧般的言語。

走下車的任達和白宇揮了揮手,然後便向著路邊一個牽著男孩手的女人走去。

由於女人是側身站著,外加留著長頭髮的緣故,坐在車裡的白宇並不能看到對方的正臉。

不過從女人的穿著以及手上拿著的東西來看,應該是個熱愛生活且性格溫柔的人。

朝著聚在一起的任達一家看了看,白宇便開車沿著公主道向紅磡駛去。

從西九龍機動部隊所在的深水埗區石峽尾到珍妮所在的香江大學,路程差不多有15公里,以香江現在的路況如果不堵車只要25分鐘便能到達,可是要堵車的話一般則需要40多分鐘。

作為自己之前唸書的大學,白宇對學校各種課程的時間還是比較瞭解的。

珍妮今天的習題課是在下午4點45分開始上的,而白宇的正常下班時間也同樣是下午4點45分,不過今天因為和康有成、梁簡聊了一會的原因,所以他差不多是在下午4點55分才從基地出來的。不過哪怕下班時間晚了一些,可他還是能趕在珍妮下課前到達位於中西區的香江大學。

中西區作為香江目前發展最好的地區,與西九龍機動部隊基地所在的深水埗區相比,簡直可以說一天一地。

深水埗區和位於新界北的元朗區,可以說是香江目前十幾個區之中發展最差的區域,這兩個地區會發展的差,最主要的問題都來自於房子。

石峽尾這個地方從50年代開始就被港督府默許為寮屋區的存在,寮屋其實就是用木材、鐵皮等簡陋的器材搭建起的木屋與石屋,而那些由一間間緊挨著的木屋、石屋所形成的區域,就被叫做寮屋區又或者木屋區。

木屋區雖然環境簡陋,生活條件與正常區域相差很大,可是卻承載著當時香江將近四分之一的人口。

以當時香江將近240萬的人口數量推算,大約就有60餘萬的人居住在木屋區。

那個時代顯露出的混亂與動盪等問題,也與生活的狀況有著很大的關係。

且不論這些木屋區的居住條件到底簡陋成什麼樣子,畢竟不管簡陋成什麼樣子,但只要能用以保證自己的生存,在那個時候也沒人能在乎那些尚且“無關緊要”的東西。

對於木屋區來說最大的問題其實一直都沒有改變,這個問題就是木屋區的消防安全。

就和白宇在觀塘警署時遇到的藍田對開山邊木屋區大火一樣,這些木屋區中絕大多數都經歷過大型火災。

而在木屋區的一系列火災中,石峽尾木屋區的大火與其他木屋區的火災相比有著一點不一樣的地方。

首先要說的是,任何一處發生過火災的木屋區,在火災發生後,肯定都對該區域的居住者造成了無與倫比的負面影響,畢竟連住的地方都被燒了,如果說沒影響那是不可能的。

至於說石峽尾木屋區大火為什麼與其他木屋區發生的火災有著不一樣的地方,那便要提到一樣影響著香江未來數十年的事情。

說這件事情之前,需要先提一下當時石峽尾木屋區火災的慘烈情況。

那是1953年12月25日,一代香江人記憶中的第二個黑色聖誕節。

在石硤尾木屋區,一個工人正在挑燈製作鞋面,他一不小心打翻了棉油燈,火苗點燃了堆積在木屋裡的棉胎,隨著火越燒越旺。這家人嚇壞了,一邊喊著“火燭!”,一邊向外跑去,路過別人房間時就不停拍門,提醒其他居民趕緊撤離。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