憑投行三寸不爛“金”舌,當然賣了個滿堂彩!可是剩下的風險等級8的高風險債券怎麼辦呢?
於是投行找到了對沖基金,對沖基金又是什麼人,那可是在全世界金融界買空賣多、呼風喚雨的角色。
過的就是刀口舔血的日子,這點風險小意思!
於是憑藉著老關係,在世界範圍內找利率最低的銀行借來錢,然後大舉買入這部分普通cdo債券,2006年以前,日苯央行貸款利率僅為1.5%;普通cdo利率可能達到12%,所以光靠利息差對沖基金就賺得盆滿缽滿了。
這樣一來,奇妙的事情發生了,2001年末,美國的房地產一路飆升,短短几年就翻了一倍多。
這樣一來就如同大牛貸款公司開頭的廣告一樣,根本不會出現還不起房款的事情,就算沒錢還,把房子一賣還可以賺一筆錢。
結果是從貸款買房的人,到大牛貸款公司,到各大投行,到各個銀行,到對沖基金人人都賺錢,但是投行卻不太高興了!
當初是覺得普通cdo風險太高,才扔給對沖基金的,沒想到這幫傢伙比自己賺的還多,淨值一個勁地漲,早知道自己留著玩了。
於是投行也開始買入對沖基金,打算分一杯羹了。
這就好像“老黑”家裡有餿了的飯菜,正巧看見隔壁鄰居那隻討厭的小花狗,本來打算毒它一把,沒想到小花狗吃了不但沒事,反而還越長越壯了。
“老黑”這下可蒙了,難道餿了的飯菜營養更好,於是自己也開始吃了!
這下又把對沖基金樂壞了,他們是什麼人,手裡有1塊錢,就能想辦法借10塊錢來玩的土匪啊。
現在拿著搶手的cdo還能老實?於是他們又把手裡的cdo債券抵押給銀行,換得10倍的貸款,然後繼續追著投行買普通cdo。
嘿,當初可是簽了協議,這些cdo都歸我們的!!!
投行心裡那個不爽啊,除了繼續悶聲買對沖基金之外,他們又想出了一個新產品,就叫cds(注:credit default s,信用違約交換)好了,華爾街就是這些天才產品的溫床:不是都覺得原來的cdo風險高嗎?
那我投保好了,每年從cdo裡面拿出一部分錢作為保金,白送給保險公司,但是將來出了風險,大家一起承擔。
保險公司想,不錯啊,眼下cdo這麼賺錢,1分錢都不用出就分利潤,這不是每年白送錢給我們嗎?幹了!
對沖基金想,不錯啊,已經賺了幾年了,以後風險越來越大,光是分一部分利潤出去,就有保險公司承擔一半風險,幹了!
於是再次皆大歡喜,cds也賣火了!
但是事情到這裡還沒有結束:因為“聰明”的華爾街人又想出了基於cds的創新產品!
我們假設cds已經為我們帶來了50億元的收益,現在我新發行一個“三毛”基金,這個基金是專門投資買入cds的。
顯然這個建立在之前一系列產品之上的基金的風險是很高的,但是我把之前已經賺的50億元投入作為保證金。
如果這個基金髮生虧損,那麼先用這50億元墊付,只有這50億元虧完了,你投資的本金才會開始虧損。
而在這之前你是可以提前贖回的,首發規模500億元。
天哪,還有比這個還爽的基金嗎?
1元面值買入的基金,虧到0.90元都不會虧自己的錢,賺了卻每分錢都是自己的!
評級機構看到這個天才設想,簡直是毫不猶豫:給予aaa評級!
結果這個“三毛”可賣瘋了,各種養老基金、教育基金、理財產品,甚至其他國家的銀行也紛紛買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