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都市言情>做藥二十年> 第122章 蕭建軍絕地反擊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122章 蕭建軍絕地反擊 (2 / 2)

“蕭經理年輕有為啊。”何元慶不由自主地誇獎道。

“哪裡哪裡,我做得還遠遠不夠…”蕭建軍禮節性的謙遜一下,跟著續說道:

“第三方面,我要說的蝴蝶效應,巴京市場正是由於非處方藥市場的崛起,比翼雙飛,使得藥品在整個市場的美譽度,知名度提高不少,這就是營銷理論中的蝴蝶效應。”

“我這裡同樣用資料說話,進行定量分析。”

蕭建軍又開啟另外一張EXCEL表。

汪宏慶連忙把投影儀介面轉到蕭建軍的電腦上,一會兒,投影螢幕上很清晰出現了表格。

“九五年,京都市場部銷售2480萬,其中處方藥市場為2200萬元;九六年只差最後一個月銷量統計,但保守估計不低於4600萬元,整個市場淨增長2100萬元。銷售絕對值和增長率創歷史最高記錄。”

“淨增長2100萬元中,非處方藥市場貢獻了1000萬,處方藥市場貢獻1100萬元。我們重點來分析處方藥市場淨增長的1100萬是怎麼來的吧。”

“按這兩年平均增長率35%計算,九六年處方藥市場自然淨增長約為770萬,那麼憑空多出來的330萬是怎麼來的呢?是這六大主管吃了偉哥,打了雞血拚出來的嗎?答案是否定的,因為在這一年中,這六大主管牌照打,錢照賭,妞照泡。”

“這330萬是從天上掉下來的餡餅嗎?那770萬元是廣大醫藥代表們流血流汗拚出來的不假,這330萬不是從天而降的餡餅,而是蝴蝶效應的結果,是非處方藥市場幫了他們大忙。”

蕭建軍越說起激動,言辭越來越犀利,他厲聲道:

“請問,一個口口聲聲說跑方嚴重,損害了處方藥廣大醫藥代表利益的市場,淨增長竟是歷史最高,豈不是天方夜譚嗎?這公司非處方藥市場的開發,究竟是損害了,還是助增長?大家一目瞭然,另外,我要強調的是,非處方藥市場的啟動,究竟是損害了誰的既得利益?”

“我的結論是,非處方藥市場的崛起所帶來的蝴蝶效應,遠遠超過他們所說的跑方。”

前期剛接受非處方藥市場時,蕭建軍透過對全巴京市場的摸底調查,發現各大醫院門口的便民藥房,實際藥品都是由這六大主管,他們自己單獨送貨的。

也就是說,以前,這部分收入根本沒分到醫藥代表手裡,這次蕭建軍收繳所有藥店,實際是減少了他們的非法收入。

何元慶他們聽了蕭建軍的發言,不住地點頭認同,汪洪慶還認真地在做筆記。

大家都聽明白,非處方藥市場的啟動,實際是剝奪了主管大爺們的即得利益,並沒有影響到廣大處方藥醫藥代表們的勞動成果。

相反,給整個市場帶來了巨大的蝴蝶效應。

所謂的控告,完全是即得利益者們為了維護他們的眼前利益,而發動一次集體“逼宮”,企圖將新生事務扼殺在搖藍之中。

聽了蕭建軍的一番嚴詞陳述,耿建臉上也是神采奕奕,不住地點頭稱是。

他從反對市場部劉勇等外企精英的引入,到現在180度轉彎,變成支援劉勇他們市場部改革,並把自己的乾妹夫何元慶給挖掘了過來。

倒不是說他明白了市場改革的深遠意義,而是這一年從報表上他看到了蕭建軍非處方藥市場的異軍突起,他終於相信了外資藥企那套市場方案,他想借助劉勇他們市場部,重新掌控營銷主動權。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