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上來的咖啡,早就涼得不能再涼了,蛋撻,果仁拚盤等一動不動。
“又出來一個,直接去了右邊那家藥店。”
“左邊藥店進去一對老年夫婦,他們手裡捏著的恐怕就是處方藥單。”
“……”
兩人嘀嘀咕咕的奇怪行為,引得咖啡館裡幾個服務生唏噓。
“這兩人是幹嘛的,鬼鬼祟祟的像是在盯梢?”
“難不成是間諜,噢也許反間諜的國安廳裡面的偵察員…”
“對,聽說最近國外間諜過境來了不少…”
“……”
喔靠,這些人當年的電影剛看過,觸景生情,浮想聯翩。
其實,這兩個傢伙不是什麼狗屁間諜,更不是什麼國安廳反間諜偵察員,而是兩個卑劣的醫藥代表,叫蕭建軍和李明的兩個小鬼,為了切身利益,在這裡裝神探鬼。
他們利用元旦休息日,來老年病醫院做一次實地調查研究,以便想出對策。
昨晚,李明回到駐地,把老年病醫院的情況,原原本本都詳細給蕭建軍講了一遍。
蕭建軍一聽,這是個新鮮事物,從沒聽說過,想了想就對李明說: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咱們明一早,就去實地調查之後,再做分析研究。
李明頷首認可。
元旦清早,當人們睡著懶覺,在豔夢中享受佳節帶來的福利時,蕭建軍和李明兩人則騎上腳踏車,頂著寒風出發了。
元旦佳節,醫院作為事業單位,行政和大部分門診醫生一樣,都在放假。
但醫院承擔著救死扶傷的社會責任,除了急診,普通門診都還是有值班醫生。
上午八點開門,照樣還是有不少病人來看病,有些患者實際就是來開藥的。
許多老年人得的都是慢性病,自己的病症和服用的藥都很清楚,只需要定期到所屬醫院開藥,拿回去自己慢慢服用。
老年病醫院門口的那二家藥店,跟醫院門診的作息時間是一樣的,都是上午八點開門。
蕭建軍發現,這二家藥店是最近三個月內才開的張,規模很小,擺的就是些中西成藥,兩個中年婦女,穿著白大褂在那晃悠。
他進去簡單瞭解一下,很快就發現,這裡的成藥就是東醫四院配送的,但因為太小,還不在蕭建軍的促銷範圍之內,屬於自然銷售。
隨著瞭解的深入,蕭建軍驚訝發現,原來這兩家藥店,跟街上的普通藥店,性質絕然不同。
它們是老年病醫院三產辦,自己搞的一個門店,門面租地都還是醫院自己的,它屬於醫院的後勤創收渠道。
所以,這二家藥店,除了正宗註冊的名字之外,店內還有一個牌子:‘老年病醫院便民藥房’。
既然是便民藥房,它們可以提供患者:老年病醫院收費憑證,供買藥人拿回去公費報銷。
九十年代,國內醫院都是公立醫院,屬是非贏利機構,那絕對是100%免稅。
所以,憑醫院收款收據,就可以堂而皇之在公費醫療基金,或企業勞保醫療基金中報銷。
九八年之前,中國還沒有實現,只有公費醫療和企業職工勞保醫療兩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