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做的這一切,是公司營銷手冊上要求的內容,之於為什麼,他也不能完全解釋得清楚明白。
檢驗其工作成效的唯一標準,就是每月的銷售統計,遞增還是減少。
又過了十幾分鍾,店來上來一位六十多歲的坐堂醫師,姓赫,面目和善,身著一件嶄新的白大褂。
診療桌上放著血壓儀,聽筒和壓舌片等最簡單的診斷儀器。
坐堂醫師的位置,一般在藥店的店堂中間,非常醒目。
九五年那時候,國家非處方藥物目錄,也稱OTC目錄還未出臺,嚴格意義上講,這櫃檯上的藥,無論中西藥物,都屬於處方藥,即憑醫師處方買藥。
藥品管理,安全性是第一要素。
所以,在巴京市區,稍微大點的藥店,都要求配有醫師坐堂,有點像小診所似的,免費諮詢,開藥。
這裡坐堂的大多是中醫師為主,可能是一些中小型醫院退休下來的醫師。
這些坐堂醫師顯然是醫藥代表們的目標之一,張大林主動為其泡茶。
據說,這些茶葉都是張大林買的好茶給他的。
蕭建軍主動跟其聊上二句。
剛開店,還沒什麼顧客上門,那坐堂醫師還樂意跟人聊聊,問了蕭建軍學的是什麼專業等等。
當知道蕭建軍是國內知名的醫科大學藥學系的畢業生時,目光中還流露出一絲驚訝。
“憑你的學歷,可以到醫院聘用為助理藥劑師,總比你跑藥店賣藥好吧,你年輕要考慮自己的前途。”
那郝大夫好像為蕭建軍很惋惜的樣子,說明在他眼裡,天天到藥店裡當掃地僧,清潔工是沒什麼前途的。
“郝老先生,這個職業今後很有前途的,現在辛苦點,但以後就會慢慢好起來的。”
蕭建軍也只有這樣解釋。
“呵呵…”郝大夫也就這樣呵呵,任你磨破嘴皮,他也不會相信,這種醫藥代表有前途。
後來有顧客上門諮詢,蕭建軍就先行離開,做別的事情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