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建軍把手中的樣品袋,先放在大堂邊上一排椅子上,乖巧地拿過櫃檯上一塊擦桌巾,用一個臉盆在水管處接水,幫著打掃櫃檯,櫃面,掃地……
張大林和蕭建軍倆人,忙裡忙外的直折騰了大半個種頭,把店裡衛生都搞定,連犄角旮旯都掃遍了,才停下來忙自己的活。
瑪的,這那裡是在搞銷售,簡直就是藥店裡的清潔工。
周大姐和另一個叫李姐的,在櫃檯裡蹺著蘭花手,相互閒聊著,儼然像個女掌櫃似的,她們冷眼旁觀蕭建軍他們忙活,不時地指點些什麼。
蕭建軍他們打掃完畢之後,她們連謝字都省略不講。
興許在她們眼裡,這些工作本來就是醫藥代表們應該做的。
這叫習慣成自然,不合適的事情時間久了,都成了很自然的事。
也算是潛規矩中的一個部分。
張大林告訴蕭建軍說,這些付出實際是有回報的,跟這些人感情熱絡好了,這藥品進店,上櫃銷售,櫃檯推薦,以後回款等方面得多,這也是藥品促銷的一種手段。
蕭建軍明白,在營銷教程中,這叫情感營銷。
張大林和蕭建軍倆人,忙完了店裡的衛生工作,才進入藥品促銷程式。
程式的第一項工作,叫店面佈置。
把各類藥品廣告牌,易拉寶展架從藥店的角落裡移出來,按次序放好。
當然,近水樓臺先得月,得把自己的三個藥品展架,搶佔進門最醒目位置。
這些藥品展架,藥廠都是支付給藥店一定的廣告費用的,但展示的位置非常關鍵,這叫廣告的有效性,注目率和關注度等等。
接著,蕭建軍跟著張大林講述的整理要求,開始整理G公司三個藥品,在大堂櫃檯裡的樣品陳列。
正面壁櫃上用中包裝盒呈品字型疊列,臺櫃層面用小包裝呈扇形排列,並輕輕擦抹藥品盒上的灰塵。
疊加排列的位置要醒目,能進入顧客第一眼視線內為最佳。
這些蕭建軍都默默記在心裡,張大林只是大概地講解一遍,他不會主動講解給你聽,但你得仔細觀察琢磨。
所謂言傳身教,他做一邊相當於在做示範,之於為什麼這麼擺,這要靠你自己從顧客的角度去琢磨。
張大林既不是銷售高手,也不是廣告專家,他只是一個勤快的,跑藥店的醫藥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