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陸地八百米後,眾人見到了擺渡人旅館。
一“叢”面積不大的三層小樓。
說是一叢,是因為這樓明顯不是一體成型,而是有著明顯的新舊拼接,多次擴建而成。
這房子外牆用的是黃泥磚,窗戶造的很小。
其中一、二層的窗戶外頭嵌著鐵條,裡頭用的是半透明塑膠板。
只有三樓用的是正經玻璃。
黃懷玉注意到,在樓頂邊沿,有一圈泥牆圍得嚴實。
“小兄弟,那是用來儲水的。”
看到他的目光,老喬伊主動解釋道。
出於某些原因,他對於黃懷玉和卜依依明顯更重視。
“島上很缺淡水,唯一一條雪山河,上游在澤佛人手裡,下游被新城區控制。”
老喬伊說著,指了指西北方的山脈。
“我們這些苦不死的,過活主要就靠雨水。”
老頭說的新城區在此地東北面,佔據著神目島上最好的平原。
至於雨水,明顯指的是兩三天一次的閃電風暴。
“開門去。”
到了地頭,喬伊對手下命令道。
黃懷玉看得清楚,這門上被鐵鏈鎖得嚴實。
這說明所謂的“擺渡人旅店”裡,當前並沒有旅客居住。
一個挺有價值的資訊。
二十來號人,將門廳擠得很滿。
很有特色的一個房間。
牆面被土製水泥糊平,牆角、天花板上有著各色金屬管道。
其中銅色的是鍋爐供暖水管,鐵色的則是煤氣管。
管內不斷流淌的高溫海水將室內烘得溫熱。
“我這兒有三種房型,三樓豪華房,二樓標準間,一樓大通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