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引擎過載受損為代價,遠洋漁船在五個小時後抵達了神目島。
此地位於神目海中央,東邊離南烏盟一千一百公里,南邊離蔚藍一千三百公里。
全島成橄欖型,西北到東南走向,長一百五十公里,最窄處二十公里,最寬處八十公里,總面積六千平方公里左右,與少昊市相差彷彿。
漁船抵達的地方,是島嶼腹部的主要港口。
說是港口,實際上規模極為有限。
大約百米來寬的人造碼頭,連能停千噸船的泊位也沒有幾個。
整個港口空空蕩蕩,只有一艘兩三百噸的小船靠在岸邊,隨波起伏。
不過,港口雖小,由此地放眼遠望,所得景色卻驚人的磅礴。
西北方向,昨夜驚鴻一瞥的山脈巍峨虎踞,橫攔半壁視野。
此山名曰“蒂亞”,在澤佛語中是“分天”的意思。
其最高山峰上接雲層,常年見不到頂,倒是不負此名。
視野沿山向上,便是無邊無沿的灰黑色風暴雲。
此雲越往中心處,越是陰沉,其中時有閃電爆發,將區域性雲層照得一白。
有一搭沒一搭的曠遠雷聲,是盤桓島嶼數十萬年不去的背景音。
雲海山脈之後,黃懷玉才注意到最底部的居民區。
以港口為中心,密密麻麻如同蝸牛殼般的低矮建築物朝外排開,好似趴伏在海灘上的成片泥螺。
這片建築毫無統一可言,形制不同,形狀不同,很多還有著不規則的雜色補丁。
此外,許多不完全燃燒產生的黑黃色煙柱從居住區內升起,緩緩散入空氣。
對照偷渡前黃懷玉收集到的資料,這裡應該是神目島的老城區。
島上總計十餘萬人類中的大部分,都在此處聚居。
“上岸,都給我趕緊上岸!”
船體貼著棧橋停靠,二副的呼喝聲響起。
他們急著離開。
岸上,前來接應的“擺渡人”已在等待。
按照正常流程,偷渡船的船長或大副會與他們接頭,告知本次“貨物”的質量,以及有哪些需要關注的重要人物。
但很遺憾,這兩位都已經死了。
沒了主心骨,船員們只想儘早離開風暴區(海怪),返回步麻。
在黃懷玉下船的時候,他注意到許多衣衫襤褸的半大孩子或游泳、或沿棧橋逆人流地朝漁船靠近。
他們是想混上船去。
這些孩子膚色駁雜,說著蔚藍語,帶著各種古怪口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