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洋兵的前鋒追著國軍跑,後續增援部隊開始“清理地方”。
楊錫橋也好張金昆也罷,對著浦東百姓固然是吆五喝六,但真碰到蘿蔔頭正規軍過來,當面較量不過一個回合就被包圍。
於是,他們非常沒有心理負擔的開始支援皇軍的*****圈。
從忠義救國軍搖身一變成為和平興亞軍,跟著皇軍鞍前馬後的開始禍害老百姓。
就在3個月前,汪精衛辦了“還都”大典,汪記國民政府(偽)正式成立後,華夏大地的各路牛鬼蛇神合併起來起來,北邊的王克敏,南方的梁鴻志,都加入汪記政府,表面上形成了統一的漢奸政府。
麾下的武裝也統一歸於汪記政府管轄,這就是和平軍。
而隨著日軍主力部隊繼續深入中國內地,留下的守備部隊不管在戰鬥力還是戰鬥意志方面都不大如前,所以楊錫橋們開始日漸囂張起來。
日軍只佔領縣城以及諸如周浦這樣的大型村鎮。
其他廣袤的地區就是楊錫橋偽軍的天下。
楊錫橋雖然是師長,但手下的人馬卻遠遠達不到師的標準。
哪怕是國軍的乙級部隊,好歹也有有個六七千人。
楊錫橋倒好,滿打滿算,手裡才3000不到。
而且這支和平軍暫編第12師也不是他楊錫橋能全部控制的,下轄的是各種散兵遊勇,有張金昆這樣的本地土匪,也有之前被打散的國民革命軍。
名義上都聽楊錫橋的,但這年頭有槍就是草頭王,張金昆是跟著楊錫橋才弄到槍的,自然對他唯命是從,而其他人,尤其是帶槍帶人來投靠的,就不那麼好指揮了。
這點大家都心知肚明,哪怕是東洋人也一清二楚。
按照他們想法若是在以前,早就把和平軍給解散了,但現在東洋兵不夠,又要控制那麼大的區域,也只有指望這些傢伙了。
不求他們能掃蕩掉新四軍和各種敵後游擊隊,至少,這些部隊的存在,本身也是皇軍的政治上的勝利的。
王靜齋和祝為民同乘一條船,在回程途中,面對後者的疑問,王先生開始詳細的給他分析起來。
對於王靜齋所採取的策略,祝為民完全搞不清楚,在他看來,衝進宅子後一槍把人崩了,然後放把火把唐宅一燒,最後撤退時打出新四軍的旗號,既解恨又省力而且還特別得民心,何必非要把張金昆這個土匪軍痞弄來呢?
“所以,現在的環境非常複雜,做事情不能意氣用事,照你的說法,固然是解氣而且有威風。但是這是《水滸》上面的套路,替天行道的大旗一扯開,剩下的事情就好辦了。但你有沒有想過這樣做的後果?”
“後果?”祝為民有點疑惑。
“我再說一次,我們現在的首要工作目的是幫助我們的人民活下去,這是一場長期而艱苦的戰爭,為了達到最終的勝利,我們必須始終和全國的人民站在一起,急他們所急想他們所想。”
“可是老百姓不就是想趕跑東洋人麼?”祝為民不服氣的說道。
“是的,趕跑東洋人但這只是一個初步的目的,最終大家都是想好好過日子的。眼下東洋人勢力大,我們只能採取策略,幫助大家先活下來再說。”
王靜齋點了一支菸,抽了兩口“就拿今天的事情來說。如果我們公開亮出新四軍旗號來懲處漢奸惡霸唐全壽,確實快意恩仇,但之後呢?這等於是公開抽東洋人和偽政府的耳光,他們會不惜一切代價來剿滅我們。就我們這幾條槍,東洋人來一個配機槍的小隊就可以把我們全部消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