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主任說的山水,其實就是山泉水。
農村人吃用水,在過去三四十年間,也有不少故事。
在還沒實行安全飲水工程之前,農村最早吃的是井水,甚至是喝水。一開始是在村裡共用井,或者是乾淨的、流動的河溪挑水喝。
後來為了方便,在自家裡挖壓水井。大概是八十年代後半段吧,在江南地方地下水比較豐富。打井隊很吃香,五六個人,通常一天之內就能打一口井,能拿四百。
後來又過了十幾年,壓水井因為生活汙水汙染,井水裡長了紅色的線蟲。
水裡有蟲,吃著不放心,就開始找山泉水。
找到泉水後,自家或者幾戶人一起,在合適的地方建一個蓄水池,裝了水管回家。那就是當時農村的自來水。
那種自來水,經常斷水。因為水管是塑膠管,要經過田地,經常會被人斬斷。一旦斷水了,就要沿著埋管線路一路找,看什麼地方漏水了。
莊主任家小時候就吃那樣的山泉水。不過他知道那些山泉水未必安全。因為江南丘陵地帶,各地都有水庫。
在水庫隔壁挖出了泉眼,說不定就是水庫補充來的地下水。只不過經過過濾,顯得相當清澈,但它終究是水庫水。
他往水庫那邊看了一眼,能直接看到水面。這裡地勢比水庫水面高二十多米,那就不可能是水庫水。是真正的山泉水。
不過山泉水不一定就一定是好水。誰也不知道這地下水流經什麼礦物。喝著清甜的,說不定含有重金屬。
比如,含銅的水,就是很清甜的。但銅過量危害很大。
封燊也不是傻瓜,當然知道山泉水不能胡亂喝。尤其是日常飲用更不行。
他笑著說:“之前我二爺爺申辦民宿經營許可證時,這水拿去做過檢測,說是屬於可以直接飲用的天然礦泉水。有一些人體必需的微量元素。”
莊主任笑著說:“那這些水白白流走,太浪費了!”
“也不是特別好的礦泉水。而且也不算浪費。”封燊指著下面的池塘。“都流到下面了,用來澆菜。現在又引著到前院菜地,再流到下面的水田。”
魏士進是城市裡長大的孩子,還是第一次見這種‘自來水系統’。
他問:“這水池要不要經常清洗?”
封燊笑著說:“之前確實要一年清洗兩三次。不過後來在泉眼附近修了一個小過濾池。之後一年最多就清洗一次。”
雖然是泉水,看著很清澈,但是久了總會在蓄水池底留下一層很細膩的淤泥。
吳總笑問:“封老闆你說得我都好奇了,能不能去泉眼看看?我也好見識一下。”
當然可以。
泉眼距離蓄水池也就二十幾米。高差不過兩三米。就在幾塊大山石頭中間。
泉眼被水泥板封蓋住了。可以開啟鋼板。洇洇泉水從泉眼湧出,流到一個不到半個立方的水池裡。
水池下面有一個洞,流到一級過濾池下方。在一定的水壓之下,水從過濾池下方向上湧起。
一級過濾池下面是碎石,中間是粗砂,上面是細沙。從一級過濾池出來的水,從上面流入二級過濾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