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箐喝了幾口。
心情莫名有些低落。
實體連鎖店是她母親一手發展起來的,當年……她母親是不是為了讓喬氏更好,經常這麼沒日沒夜的上班。
記憶中。
她母親經常不回家,而且經常出差。
為了喬氏,也是費勁了自己畢生精力。
到頭來。
到頭來,死於非命。
她慢慢的喝著咖啡,在調整自己有些過於憂傷的情緒。
如果當年不是程凱之告訴她,她母親的死不是簡單地一場車禍意外,她可能就真的不會再回到南城這個地方了。
儘管當年被喬家人傷得很深。
但終究。
她對他們的恨也沒有到非要殺了他們的地步。
她嘴角冷冷一笑。
她要報仇雪恨的人,都還沒有死光!
所以她還沒有資格,緬懷。
沒有時間,去緬懷。
喬箐強迫自己把注意力放在工作上。
……
喬氏企業和其代理商的糾紛,很快在各大新聞頭版上沸沸揚揚。
這件事情一出,各方資深人士都有同的看法。
理智一點的人會覺得,這是行業優勝劣汰的一個結果,代理商來鬧事就是非常不可理喻的事情,商業的發展從來都沒有一層不變,也沒有所謂的鐵飯碗,一旦經營模式不適合大眾主流,要麼轉型要麼破產。歸根結底,這是自己的一個商業市場,不能因為自己的經營不當把罪名怪在他人身上,這完全就是在無理取鬧。
當然也有另外一部分人覺得,一個企業的發展,就是各個產業鏈的共同發展,不能因為自己的發展就嚴重損壞了其他產業鏈的一個利益,喬氏發展電商經濟明顯就是在給實體經濟致命的衝擊,喬氏應該提前規劃好實體經濟的一個未來或者共同轉型,過河拆橋,就是在違背社會道德的存在,這樣的商業發展不應該被認同及推廣。
雙方各執一詞,在網路上吵得不可開交。
如此的新聞對喬氏而言,倒也不好不壞,甚至還讓喬氏又曝光了一把,讓喬氏的股市還長了一點,事態的發展不算太壞。
然而第三天。
一個爆炸性的新聞突然驚現。
南城本地最大的代理商高元明出事兒了,他躺在醫院的病床上,召集了很多很多記者,指控喬箐為了讓他不再鬧事,找人威脅他,甚至還找人打他,現在他傷勢很嚴重,他要恐高喬箐的故意傷人罪,同時要求喬氏給他一個說法。
當天下午。
喬箐被帶回了警察局接受調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