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箐回到辦公室。
艾米緊隨其後。
張楓也被喬箐叫了進來。
自然。
喬箐升職喬氏企業執行總經理一職,以前跟著她專案組的那些人也一下,平步青雲。
“喬氏電器的代理商是怎麼回事兒?”喬箐問。
張楓連忙回答,“喬氏電器每個地區都有一個大的代理人,喬氏的電器透過他們,再分佈在全國各個地方,各個門店。各個地方和門店分別都有喬氏直屬的直營店,也有代理人的代理店。20年前喬氏電器輝煌的時候,代理店幾乎開遍了全國,海外國家也有開闢。不過隨著喬氏電器陳舊老古的銷售,在大約10年前國外電器品牌陸續入住南予國,喬氏電器的銷量就在每年大幅度縮水,到現在為止,喬氏的實體店較最輝煌的時候已經縮減了三分之二,剩下的三分之一,我們也分析過了,營業額確實不高,大多數廳店現在都是在勉強維持。”
喬箐聽著張楓的彙報,有些若有所思。
“現在隨著房價越來越高,廳店的門店租金也在不停的上漲,我分析了幾個之前還算是輝煌的代理門店,他們每年的淨收益不會超過50萬,而在20年前,他們的收益就已經破100萬,在物價如此上漲的情況,沒有增加反而減少一半,公平公正的角度上來說,我們對實體店的代理商確實,理虧。”
喬箐點頭,“之前在國外,因為網際網路的發展一直領先於南予國好多年,所以實體經濟在國民經濟中佔比很少,國民對實體經濟依賴性很弱,我當時在MUK的時候,幾乎就沒有考慮過實體店的營銷,這次回到喬氏,我也壓根就沒有想到,還要去發展或者扶持實體店的銷售。”
“按照現在喬氏在電商業的發展,我大概分析了一下,我們在現在的實體門店上,再減少一半,對我們的銷量影響都不會很大。但現在就是,我們的口碑受到了極大的影響,我也調查過了,當年因為網際網路經濟不發達,喬氏的成功,其實和這些實體店的老闆,和剛剛那些鬧事的代理人有著極大的關係,當年據說,是你母親,也就是程沛之女士開闢的喬氏實體店連鎖經濟,才讓喬氏當時一躍成為了南城企業的佼佼者,挽救了當年所謂的十二大家族的經濟發展。”
喬箐眼眸微動。
所以。
當年這些人都是跟著她母親在打拼。
每個年代,都有每個年代的發展方式。
在以前網際網路科技不發達的時候,想要佔據市場份額,只有不停地開連鎖店,不停地招攬代理商,而且不得不說,實體店的投入本來就比網際網路的投入更大,招商引資是最好的方式。喬氏當年的資金並不雄厚,能夠在全國開闢那麼多實體店確實驚人,而且當時喬氏電器還有一句廣告語,“百分之八十的家用電器,都來自喬氏”。
可想當年,喬氏電器的市場佔有率有多高。
她母親把喬氏發展到如此鼎盛的地步,卻終究,到最後落得個被人陷害的慘烈下場。
喬箐抿唇。
有些事情想得太多,就容易鑽牛角尖了。
她說,直奔要點,“目前實體經濟最大的困難點在哪裡?”
“第一,人流量太少。目前實體店的進店率很低,大概在原來的百分之三十,而且大多數都是50歲以上的中老年人,成交量也都是些低端產品;第二,房租太高。南城這些年的房間漲得有多瘋狂喬總應該知道,我看過之前很多關停的原因,百分之八十都寫了房租太高無法負擔這一條;第三,利潤太低。實體店因為人力房租等關係,售價比我們線上產品會稍微高一些,但這些年因為大多數人選擇線上購物,為了和線上保持一致,代理商不得不壓低價格,也就自然減少了利潤,甚至有些廳店為了吸引人氣,還會在我們線上的價格上再做一些優惠,用成本去換取收入。”
“好。”喬箐說,“我大概清楚現在代理商的一個情況了。接下來要把他們的所有難題解決了。”
“要解決實體店的問題,需要投入很大一筆成本,畢竟現在實體店的銷售對我們而言貢獻價值不高,我們如果現在去扶持,口碑肯定是做了,但卻不會產生過高的經濟價值,我擔心公司高層和股東都不太會同意我們的做法。”
“做人不能忘本,你剛剛也說了,這些人讓我們喬氏發展起來的,我們不應該過河拆橋,當然喬氏不是慈善企業,不能做虧本買賣,不能盈利的專案,別說喬氏高層股東,我也不可能答應。所以我們現在真的要想,怎麼讓實體店的銷量真正提升起來。”喬箐直言,“這件事情很難,但是越難,越應該做下去!”
“是。”
“你先下去想想怎麼做實體店這個專案,明天給我一個初稿,我們再商量接下來的方案。”
“是。”張楓恭敬道。
喬箐又叮囑了一些,張楓才離開她的辦公室。
艾米給喬箐送上一份黑咖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