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是一堆蠢蛋!
至於“擠出成型”,這僅僅只是思路的問題,將融化後的尼瑪膠,從特定形狀的料筒中擠出來,膠管不就有了嗎?
這種加工方式非常快捷,膠管的形狀也非常穩定,幾乎不會有偏差,而且想擠多長就擠多長,200米長都沒關係,盤起來也不太佔地方。
不像硬邦邦的金屬管,長度太長都沒地方擱。
符文研究所的聰明人不在少數,雖然領主大人只給出了幾個關鍵詞,他們竟然也磕磕碰碰的搞出了一套尼瑪膠擠出裝置,而且加工效率相當高。
首先用“熱魔加熱器”融化膠料,再使用類似柱塞泵的機械機構將膠料擠出去,擠出口則安裝了一臺熱能回收裝置,不但大大節省了燃料,還可以加速膠管的冷卻。
擠出機還有一個優點,只要更換不同尺寸的料筒,就能獲得不同直徑、不同形狀的膠管,這也極大的拓展了膠管的用途。
使用尼瑪膠管輸油時,將膠管的一端插到重油庫裡,另一端連線高壓輸油泵,1分鐘可以輸送2、3噸重油,補給效率遠遠高於人工運輸,水手們也不用累得跟狗似的。
尼瑪膠管有一個非常不錯的特性,它幾乎不溶於任何溶劑,耐酸耐鹼效能也不錯,這一點顯著優於地球上的橡膠。
眾所周知,橡膠管是無法用來輸送燃油的,因為它會溶解在燃油中。
因為橡膠是大分子,加入汽油或者煤油之類的溶劑後,溶劑小分子會鑽入橡膠大分子之間,使其膨脹,膨脹到一定程度後,大分子會完全散開,也就是所謂的溶解。
尼瑪膠不一樣,它的主要原材料——裙藻膠,其分子不大,加入尼瑪粉之後,雙方結合的非常緊密,不容易被溶劑小分子破壞。
唯一的缺點,就是裙藻膠的分子天然就不是一種能夠長期穩定存在的化合物,達到一定年限後就會出現老化。
※※※
補給完成後,奧丁號與海潮號直接將熱魔發動機的大型變速箱調節到3擋,以22節以上的航速,駛向下一個目標。
雖然在3擋狀態的航速最快,但油耗卻相對較高,比2擋高了差不多8%左右。
在接下來的時間內,船隊將一直保持這樣的速度,直到抵達輝光大陸。
在寒冬之月,大洋上的風暴實在太頻繁了,幾乎一半的時間海面都處於狂風巨浪的狀態,即使是更抗風浪的三體船也不敢出海。
只有兩場風暴之間的“視窗期”,才是適合出航的日子,為了抓緊時間,船隊必須加快速度,顧不得節省燃料。
先定個小目標,比如1秒記住:書客居手機版閱讀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