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吉思汗親率自己的怯薛軍,與聞名天下的鐵鷂子展開了廝殺,這次來西夏之前,他已經發現了鐵鷂子的軟肋。
鐵鷂子身披瘊子甲,一般的兵器根本砍不壞,即便人死在馬上,由於與戰馬用鉤索絞聯在一起,也不會墜下馬,根本看不到殺傷效果,從而影響不到士氣。
雙方一交戰,怯薛軍立即分成了兩隊,一隊繼續與對方馬戰,一隊則下馬,手持一種特製的長刀,趁機砍鐵鷂子的馬腿。
馬腿被砍傷之後,戰馬立即癱倒在地,馬上的鐵鷂子,由於身子與戰馬絞聯在一起,無法掙脫,便成為怯薛兵的活靶子。
當然,也有很多近身的怯薛兵,在沒有砍到馬腿之前,便被馬上的鐵鷂子砍傷或殺死,但他們知道,對方已找到自己的軟肋後,頓時沒有了底氣。
雙方殺得難分難解時,西夏大軍的背後,突然冒出來一支騎著焉耆馬的蒙古人,開始與正面的蒙古大軍,形成了合圍之勢,阻斷了西夏人的退路。
西夏大軍兩面受敵,形勢立即急轉而下,特別是後面那支蒙古騎兵,由於是衝鋒而來,充分發揮出了蒙古人的騎兵優勢。
接下來,靈州城下,儼然變成了蒙古人的屠殺場,守城的十多萬西夏人,當然也包括曾經縱橫天下的鐵鷂子,全部力戰而死,連名將嵬名令公也身亡了。
一二二七年初,成吉思汗親率大軍,來到了西夏的都城,將中興府團團圍住,隨時準備攻城。
成吉思汗將攻城的任務,交給了小兒子拖雷,他則帶著一支軍隊,去征伐周邊的城池,以切斷其它西夏軍隊與都城的聯絡,使中興府完全變成了孤城。
初夏時,見西夏的大勢已去,成吉思汗將攻打西夏的指揮大權,全部全給了拖雷和速不臺,同時還讓窩闊臺,分了一支軍隊去進攻金國。
而他自己,則帶著耶律楚材、也遂皇后和一群搶來的西夏美女,開始在六盤山避暑養傷,過著淫逸逍遙的生活。
中興府的守將,是前面提到過的高良惠將軍,與蒙古大軍多次交鋒,早就熟悉對方的攻城路數,他開始夙興夜寐,將全部精力放在防守上,蒙古人死傷無數,一時難以攻下來。
三個月後,由於高良惠將軍的年事已高,加上過度勞累,積勞成疾而死。縱使這樣,西夏守軍依然還在頑強抵抗。
中興府經過五個月的防守,城中的糧食消耗殆盡,軍民開始疲弊,加上沒有援軍,士氣開始低落。
恰好這時,西夏又發生了大地震,城中房屋倒塌不少,砸死了很多居民,瘟疫隨即又流行起來,每到晚上,居民因失去親人而徹夜號啕的聲音,城外都清晰可聞。
軍民的守城信心,一點一點被侵蝕掉了。
眼看都城就守不住了,又沒有退路,大家只有死路一條,皇帝李睍一籌莫展,整天只有哀聲嘆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