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科幻靈異>成吉思汗的動物軍團> 猛地狗子捕獺子 奶汁充沛度夏天2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猛地狗子捕獺子 奶汁充沛度夏天2 (2 / 2)

接著,他還進行了強調,“有一個說法,一定要記住:羊不吃早草不壯,馬不吃夜草不肥!等馬群的毛換得差不多了,我們就讓它們吃夜草。”

一談到馬,他就神采飛揚,根本停不下來:“養馬與養羊、養牛不一樣,是有講究的:夏草是金,秋草是銀;夏抓肉膘,秋抓油膘;有肉有油,冬春不愁。除了讓馬吃好草,還要勤喝水,不喝夠水,它們就不愛吃草,因而草原上有‘旱羊、水馬、風駱駝’的說法。”

第二天,蒙力克開始教孩子練習套馬的基本功了。

他指著自己的杆子馬:“作為杆子馬,一定要反應靈活,能與人很好地配合。其次,四條腿要粗壯,身子要肥實,屁股要寬大,它們的身體粗重,才能將要套的馬勒住。”

接下來,蒙力克讓鐵木真、闊闊出和哈撒兒騎在馬上,練習撿起丟在地上的套馬杆,他有時將杆丟在馬的左側,有時則丟在右側。

三個孩子必須與馬配合好,才能在馬的慢跑過程中,用雙腳緊緊鉤住馬蹬,身子側向一邊時,迅速撿起地上的套馬杆。

為了讓馬群多奔跑,蒙力克趁這個機會,讓孩子練習如何使用套馬杆,套住生格子馬後,接著開始學習馴馬。

當鐵木真騎著杆子馬,追逐生格子馬時,他也騎著馬跟在後面,鐵木真的力氣還不夠,馬被套住後,蒙力克會打馬上前幫忙。

接著,蒙力克示範如何馴馬。

蒙古人的坐騎,都是由半野放的生格子馬,經過專門訓練後,才能隨便騎乘。

一靠近生格子馬,他便迅速抓住馬耳朵,讓鐵木真遞上籠頭和馬嚼子,依次給馬戴上。當捆上馬的上唇,如果還不聽話,就可以輕輕地拉動韁繩,馬一負痛,就不敢亂動了。

一旦放上鞍子,就可以馴騎這匹生格子馬了。

當鐵木真甫一騎上去,從未被騎過的生格子馬,不是豎起一對前蹄,就是拼命地尥蹶子,想將背上的騎手摔下來。

鐵木真卻毫不畏懼,趕快夾緊馬腹,在蒙力克的指令下,適當的拉緊韁繩,收斂了馬的狂野狀態,然後放開韁繩,任由馬在草原上狂奔,馬跑一圈回來,也折騰累了,再也不上躥下跳了。

經過一段時間的磨合,生格子馬也習慣了,在馱著騎手的狀態下奔跑,當它快速賓士時,如果騎手感覺很平穩,一匹馬就基本上馴好了。

馴了生格子馬,鐵木真卻意猶未盡:“蒙力克伯伯,那些用於打仗的戰馬,該怎麼養呢?”

蒙力克只得講了戰馬的放養方法。

我們蒙古人,一般是在秋天打仗,那時的戰馬最壯,適合長途奔跑。

到了春天,凡是不打仗的戰馬,都要取下鞍子,解掉韁繩等,放到生格子馬群中,讓它們處於半野生狀態。

這些戰馬,在春夏季節,沒有人騎乘,可以隨意地吃草飲水,很容易抓膘。到了秋天,如果要打仗,就需“吊馬”了。

所謂“吊馬”,就是將戰馬拴起來,韁繩留得很短,讓它們少吃少喝,像野馬一樣站著睡覺,將身上的肥膘減掉,從而變得更加結實,不容易生病,這樣的馬汗少,跑上百里都不會出大汗,才適合長距離地作戰。

格格黨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