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天,一行人走了不少地方,最終滿載而歸,帶回了十四隻肥碩的公獺,還不包括餵給地狗子和七隻獵犬的七隻獺子,喂的都是被誤殺的母獺和小獺。
回去的路上,大家順便折了很多灌木的枝條,最後來到蒙力克的氈帳前。
蒙力克開始分工了,他和三個大兒子負責斬斷獺子的四肢,從頭開始剝皮,所有的公獺都剝出了一個完整的皮筒子。
鐵木真、闊闊出和哈撒兒,則負責用刀子劃開獺子的肚子,將內臟掏出來,扔給地狗子和七隻獵犬吃,然後將獺肉洗乾淨,內外抹上一層鹽。
其餘的孩子,則搬來幹牛糞、馬糞,升起一堆火。
蒙力克父子四人剝完皮後,開始用樹枝將獺肉撐開,穿在一根鐵棍上,就可以烤獺肉了。
不一會兒,獺肉的香氣便飄散開來,很多孩子開始咽口水,當肥碩的獺肉,顏色變成黃澄澄的時候,蒙力克的妻子便撒上山蔥和沙蔥,隨著不斷地翻轉,外皮顏色變成焦黃色後,就可以吃了。
訶額侖和速赤吉勒也受到邀請,來到了蒙力克一家的氈帳,準備一起享用美味的烤獺肉。
兩人到了後,也用鐵棍穿著獺肉,一起幫著烤。
一群孩子像過節似地興奮,連一向古怪沉默的別格帖兒,聞到奇香無比的烤獺肉,也顯得格外高興。
第一隻烤熟了,蒙力克便用刀子分成好多塊,讓一群孩子先吃。
鐵木真吹了好幾口氣,才咬了一口,獺肉鮮香,美味無比,並很有咬勁,不禁連呼:“太好吃了,真是太好吃了!”
其他的孩子,也讚不絕口。
公獺確實肥大,兩家人只吃完了四隻,十四隻公獺肉,足足讓他們吃了兩天。
天氣越來越熱,兩家人又將氈帳,從春牧場搬到了夏牧場。
將氈帳紮在一個山坡上以後,蒙力克指著下面的小河,開始教鐵木真和哈撒兒:“一定要記住,夏營地要選在靠近水源的地方。這樣一來,家畜除了飲水方便,也才能吃到水分大,葉子鮮嫩的草,從而更好地抓水膘,變得更加健壯。”
他又指了指氈帳,“將營地紮在地勢較高的地方,是為了躲避水邊的蚊蟲。”
這時候,馬開始換毛了。
次日早上,蒙力克與一群孩子騎上馬,開始驅趕馬群,讓它們不停地奔跑,直到馬汗淋漓時,才慢慢停了下來。
下午,蒙力克又將馬群趕到了一片石頭很多的地方,讓馬舔舐石頭。
蒙力克不待孩子問,便開始講道:“到了換毛的季節,一定要讓馬群多奔跑,多出汗,並經常舔舐有鹽分的石頭。只有增加了活動量,補充了換毛所需的鹽分,馬換毛才快,夏膘也才抓得更好。”
“相比於羊和牛來說,馬不能反嚼,胃小腸短,經常是邊吃邊拉,要抓好夏膘,是一件相當不容易的事情,加上它們的面板薄,對蚊蟲的叮咬很敏感,身上的蚊子一多,就不能安心吃草了。”
鐵木真有些不解:“夏天,哪裡都有蚊蟲,怎麼才能讓馬抓好夏膘啊?”
“最好的方法,是白天讓馬群躲在蔭處休息,以躲避酷暑,晚上才放出去吃草。到了後半夜,露水下來了,打溼了蚊蟲的翅膀,蚊蟲就飛不起來,馬就可以安心地吃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