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齊人之福(第一更)
當晚王九郎的所有資料包括今日做過的事都出現在了阿洛的書房桌案上。
那路過的琴聲,阿洛坐在車駕裡是聽到了,但壓根就沒在意。現在再回想起來,以原身自帶的鑒賞水平來看,也稱得上頂尖一流了。
書院若想要長久經營下去,對於人才的需求那自然是多多益善。
一個無償教授琴藝,而且水平的確過人的先生,為什麼不收呢?當然王九郎要是資料上帶著他那一身的潔癖毛病脾氣進書院,阿洛會毫不猶豫地把他扔出書院,再換個好琴師的。
阿洛並沒有在書院裡擔任哪門課程的先生,哪怕如今她已是成名的琴藝書法乃至醫道的大家。但眾人也都知道她會是下一任院長,且都是敬佩得心服口服。
安玄公年高德劭,坐鎮書院偶偶講一講學還行,再多操持些事務就是心有餘而力不足了,幸好還有他的孫女辛盈辛小姐主持。
哪怕外面有些拿辛盈是女子的事來說,但明顯也沒什麼用,且不說辛盈是安玄公的孫女,自帶一層光環免去許多尖酸刻薄的指點言論,另外無涯書院和藏書樓的建立也證明瞭她足以傲視群雄的才能。
甚至她還能將樓觀道傳人蘇霧,世家王九郎這兩位請入書院擔任授課先生,令眾人無不驚異佩服。
同時,眾人也對書院和藏書樓能長久的經營維持下去更有信心了。
——
若說蘇霧入書院,是樓觀道的要求還賦予了他重要任務。那麼王九郎的決定,則是真的驚掉了親朋好友所有認識他的人一地眼球。
連他親爹收到訊息都忍不住懷疑自己的耳朵,是不是聽錯了。
就王九郎這素來灑脫不羈愛自由的性子,居然有朝一日會願意進書院當先生教書育人,還要受無涯書院那上千條規矩的束縛。
唯有與他同來的好友,知道他是見了辛家小姐一面就改了主意,不由得笑著打趣他道,“原來是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王九郎強撐著不承認,只道,“不過是想請教琴藝罷了。”
好友笑笑不再擠兌他,更沒有拿他當初回絕王家意欲將他推出去與辛小姐相親一事,提起來擠兌他。錯失了機緣的酸苦反正自己心裡清楚。如今再有什麼心思怕是難了,連他最引以為傲的琴藝也被辛小姐比了下去。
好友忍不住為他在心裡默哀了一番。
再說回來,無涯書院一開學後,最先在江南本地大大揚名了一把的,就是書院中制定的極為嚴苛自律的規矩。
僅僅不到半月的工夫,書院就因為嚴重觸犯院規開除了數名新進學子。此外還有幾位出身高門大族的子弟不堪忍受書院清苦艱辛,憤而退學。
如今書院就僅存六十五位學子了。
那些或主動或被動退學的學子背後的家族沒少鬧騰,非議書院規矩太過嚴苛,甚至軟硬兼施想要動用一些勢力關系想讓書院開個方便之門照顧些,好讓人重新入學。
奈何來硬的,不說書院背靠安玄公和辛氏,連本朝被皇家供奉的樓觀道也拉到了書院一邊,可以說後臺相當雄厚。
而來軟的就是走各種各樣的人脈,連安玄公的那些好友都找了,有姻親關系的,合作關系的。
然而到了安玄公這個地位,早已可以無視這些虛情假意的東西了,而且書院管理早已交給了阿盈,她所定下的規矩,安玄公也不會去破壞。
於是書院方面對此無動於衷,冷漠拒絕。然後又加了一條規矩,無涯書院每年只有一次入學試,且寧缺無濫,哪怕有缺口也不對外額外招收學生。
這令想將趁機將家中子弟塞進去的家族心也涼涼了。
而事實上鬧出來的反對聲音也沒多大,別忘了在這個世道,知識何其可貴。對於那些金馬玉堂出身豪富的人家,讀書的機會唾手可得,但對天下近九成的學子來說,求學漫漫難如上青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