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鐵和飛機的情況跟以上差不多。曾經有人做過統計,飛機上座率七成,才算是平本,但是飛機到點就走。
這樣的現象是正常的,夏國這麼多人,出行需求非常多,國家儘可能的兼顧大家需求,那就只能這樣設定,哪怕是虧損,也依舊要大力扶持。
不然的話,一些鄉鎮的老人到縣城該怎麼去?走路去嗎?一些不發達地區的火車依舊有火車經過,哪怕里人煙稀少也要考慮那些人的出路。
有的人沒有能力前往大城市發展,只能守著鄉土找伙食費,那些農產品就是透過這廉價的綠皮火車帶到附近市鎮售賣的。
這就叫做公共責任,虧錢也要做!如果完全市場化,會有什麼後果?自然就是資本拋棄落後地區,那裡的人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整個國家的發展徹底沒有均衡可言,看看米國等發達國家就知道了。
夏國沒有這麼做,已經很良心了。
但陳瀟偏要改變這樣的局面,使其覆蓋保障所有人群的同時還能產生盈利,健康的迴圈下去,以前他沒有這個底氣,因為手頭的技術不夠,現在他有了常溫超導材料,可以嘗試去解決了。
陳瀟想做的就是搞管束磁懸浮列車。
也就是磁懸浮列車在真空管內行駛,推動力,制動力靠的就是電磁力。常溫超導材料做成的磁懸浮導軌,可以讓電力無損的情況下最大化利用起來,推動力和制動力將會達到最大。
同時,常溫超導材料做成的列車外殼,或者是列車底座能跟磁懸浮導軌產生超導效應,完全懸空起來。
然後加上真空管,速度無法想象。
現下的技術大約是每小時五六百公里,還只是實驗室模型階段,一旦透過常溫超導材料搞出來,那就得每小時一千公里起步,最高甚至可能會達到兩千公里每小時,比飛機還快。但具體的還得看電量的供應方式,真空度。
“沒問題!我就是個工程院的院士,我來設計管束列車的施工方案!”
“我來設計管束列車的外形!”
“都真空了,外形有什麼用?方體的利用率最高,直接設計成長方體就行,我都會!”
“起碼好看不是?”
“別整這些有的沒的,還得考慮一下車體的製造,磁懸浮導軌的涉及,尺寸,讓最小的電力產生最大的動力。”
陳瀟剛要說什麼,根本插不進嘴,這裡的都是大牛,他們討論起問題,諾貝爾得主都不好使,誰來都得撅兩句。
“現在我們分組,太亂了。施工的一組,外形設計的一組,材料的一組,傳動的一組。”
“行!”
然後全都湊一起討論問題了,陳瀟笑著離開了虛擬世界,有這群大牛,真心省事,剩下的事情找人對接就好。
牛人多了就好辦事,不到三天,大體框架就形成了。
導軌,列車就按照現有的夏國標準制造就好,也不用特意重新設計,免得還要新開產線,陳瀟是個重效率和實質的人,不會為了標榜自己的優秀特意搞一套標準。(蘋果表示:你踏馬在唸我的身份證?)
只需要在導軌和列車底部均勻塗抹常溫超導材料就好。
推進的方式也做好決定,就是採取全車推進方式。
換句話說,列車底部跟導軌的常溫超導材料管的只是把車子懸浮起來,推進的話依靠整個車體跟管束空間內的磁場相互作用。
如果光是底部發力,底部剎車,那些常溫超導材料勢必因為巨大的力量而導致脫落或者變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