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晶片要進入市場,困難不在於自身的技術,而是技術本身代表的東西。
陳瀟早就有預感,申報生物晶片上市許可會引發有關部門極大地爭議,但他沒想到的是,這件事情會在相關部門引發如此巨大的震盪。
起初報備的物件是電子產品的主管部門,這也是符合常理的,生物晶片能連結網路,能透過伺服器互動資訊,這就是一臺能上網的電腦唄。
然而電子產品主管部門不敢批,因為生物晶片還涉及到了通訊的問題。
生物晶片能打電話,能影片,顯然得經過通訊部門審批。
好嘛!電子主管部門跟通訊部門一交流,發覺事情又不對勁,因為這款產品是透過注射的方式植入晶片的,這顯然涉及到了醫療器械的範疇。
配套的注射器還得有相關的製造標準。
就這樣,醫療器械的有關部門被拉了過來。
“這產品是電子產品啊,看上去就是手機功能的結合體。我們可以審批註射器的准入問題。生物晶片本身不該醫療器械部門審批。”該部門的人不敢批准,這件事太大了,產品太過超乎想象。
其他部門的人不樂意了,醫療部門是要當甩手掌櫃?
“這話不對,生物晶片開發的目的就有檢測人體健康,發出預警。怎麼看都像是一種醫療裝置,你怎麼說你這裡不能批准呢?”
“話不能這麼說,這個還有上網,打電話的功能呢!你們怎麼不批准?”
“我們這不是看應用範圍太廣不好自己做決定嘛!”
吵了半天,一點結果都沒有,生物晶片的功能太多太顛覆,遠超大家的想象,這樣的事情誰敢批?
弄來弄去,有個代表一拍大腿:“大家都別吵了,看來我們是沒有這個許可權了,不如上報,然後讓上面來確定許可權範圍,再看看讓誰審批,你們看行不?”
“行……行吧!”大家都沒啥意見了,反正已經不是他們這個級別能做的事情,頭疼的事情交給上級好了。
更高層次的部門拿到報告之後,也是頭大,最後他們想出了個辦法,成立聯合審批組,邀請了相關領域的專家過來諮詢,這樣一來起碼能把事情梳理清楚。
戲劇性的一幕出現了,電子的,通訊的,醫療的相關部門再次列席,這些人上次就吵過架,這一次列席,不由得臉上肌肉直抽抽,這是冤家路窄了嗎?
好在這次會議是聯合會議,審批也是聯合審批,誰也不用單獨承擔責任。
會議的重點從該由誰審批變成了產品該不該審批過關這個本質問題。
“長天的技術發展得實在是太快了啊,我們都跟不上他們了。我說的不只是技術,而是認知都跟不上了。”
“是啊。長天的技術不可能跟得上了。但是我們連長天科技開發出來的東西都沒法定義,時代真的變了,我覺得自己就快被淘汰了。”
會場上的議論聲開始多了起來,大家都在發表著自己的看法,無一不被長天科技的生物晶片狠狠的重新整理著三觀。
對於該不該審批,也確實產生了巨大的爭議,爭議點在於透過注射方式使用產品,前所未有。
“感覺有點冒險,如果生物晶片展開不順利,那就是一起嚴重的事故,把大腦的血管堵塞,這簡直就是人造腦血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