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快點救人,不是,救狗!”這天,餵養動物的小楊抱著一直滿身是血的小奶狗跑進了實驗室。
“這是我在外面撿到的,它出了車禍。”小楊一邊說話,一邊準備治療,其他的同事沒有多說,也跟著準備起來,畢竟是同事撿回來的狗,救又如何?況且這也是一次提升自己治療水平的好機會,一般的低階別研究員還撈不到這樣的機會呢。
小奶狗的情況很不樂觀,下半身基本都沒有用了,骨頭加上內臟全部粉碎,他們立馬進行了細胞全能型的治療倉,經過幾個小時的搶救,總算是把呼吸給續上了。
“救過來了,要不,我們把它也當成生物晶片的實驗物件怎麼樣?”一個同事正愁沒有實驗體呢,這送上門的小狗正好合適。
“不行!你這太過分了啊!”小楊立馬反對,自己救它不是為了讓它成為實驗體的。
那個同事想了想,換了個角度說服他:“我問你哈,它沒了母親,誰教導它生存技能?誰教導它交通規則?別說這不是一條狗該知道的,如果它早點參與這個專案,說不定就躲開車子了!”
小楊被問得愣住了,好像也有點道理,但他馬上想到了不對的地方:“我們把小白鼠都整瘋了,我不想讓小狗走這條路。”
“這一次我們就不進行那種反本能的實驗,因為狗是人類生活中的重要成員,我們就給它進行社會化的訓練,你看怎麼樣?如果可以的話,我就打報告,如果把它訓練成導盲犬,這也是造福大眾的。排爆方面你要是覺得危險,我們就不提議了……”
“排爆不考慮了,不是每條狗都有這個嗅覺的!”
“行!”
屈萍很快收到了實驗建議,她頓時來了興趣。
排爆,搜救,緝毒等專業都需要狗具有很高的嗅覺天賦,而導盲犬的話需要的是絕對的服從性和高智商,如果這樣就能直接培養導盲犬,那麼盲人就會有足夠的導盲犬能用了!
夏國很大,眼睛殘疾的人很多(重症治療中心的手術也做不完),但是導盲犬的培養很艱難,花費時間長,成本高,據說一年也就不足一百隻進入市場,對於盲人來說,真的太過不幸了。
在細胞全能型給這些殘疾人換掉有問題的“零部件”之前,導盲犬是需要的,起碼是另外一條決絕的途徑。
試想一下一年能移植一萬頭犬隻的生物晶片,那麼就會有足夠的導盲犬,看家護衛犬,甚至是特定的工作犬,想想就覺得有搞頭!
“透過!”屈萍立馬做了批覆。
小奶狗躺了七八天才下了地,下半身的骨頭已經恢復正常,滿實驗室的亂跑,看到人就湊上去聞,非常可愛。小楊看著它,心裡多少有點罪惡感。
就這樣,小奶狗被移植了生物晶片,然後開始了指令實驗。
別看它小,但是長得很快,幾乎一天一個樣,兩個星期下來就挺大了,它接收到的指令很多,但是每一條都能記住,成為了本能的一部分。
想大小便,就去衛生間的廁所蹲著來,即便它是條公的,它也改變了抬腳撒尿的習慣。然後還會壓下馬桶沖水。
那些餵養的飼料,也是它一包包的拖過去交給小楊的。渴了就去自己特定的飲水機那裡按下按鈕。餓了就叼著飯盆,跟著大家一起排隊,沒有過插隊的情況。
搞衛生的時候還會叼來掃把,拖把,抹布。最搞笑的是,小楊每次去廁所,它都叼著一盒衛生紙跑過去,即便小楊說自己上小廁所也要堅持。甚至每次吃飯都知道給小楊留一塊骨頭,或許這是它表示謝意的方式。
大家都快笑死了,說小楊養的兒子真是孝順。
笑歸笑,但是實驗還是不折不扣的執行了,小狗作為一隻不到兩個月不到的犬隻,已經學會了很多導盲的技巧。
比如過馬路的時候下蹲拉住主人,轉彎的時候用身體卡住轉角推開盲人。這就好像一個三歲的小孩表演微積分的解題思路一般。
然後就是大家喜聞樂見的小狗算數環節,它輕鬆的記住了兩位數的加減法,能透過視覺識別的方式把數字組合成正確的答案,比起那些訓練了好幾年只能算出來十以內加減法的狗好多了。那些狗都是訓練的,根本不理解,而小楊的小奶狗是真的明白原理。
“實驗很成功,生物晶片甚至能夠當做一個備份的大腦來指導生物的行為,也就是說,即便是個智障,也能夠做出很多正確的動作。
不過天生智商低的話,那就等於是生物晶片做主,不太建議這樣的模式推廣到人類的身上。”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