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果,把大家帶過去之後,空空的角落讓小白鼠們傻了眼。
“吱吱!”首領表達不滿,發出警告,然後走了,其他的小白鼠也跟著走了。
成年小白鼠的智商很高,基本上等同於四歲甚至是六歲的人類,它們有情緒,有記憶。
實驗體很是納悶,它也想不通為什麼會這樣。
當它休息了幾個小時之後,指令又來了,於是它又聚集大家一起去找吃的,自然又是無功而返。
如此經歷了三四次之後,雄性首領忍無可忍,暴揍了實驗體一頓。
這傢伙把自己當成首領也就算了,每次還耍大家。
耍也就算了!還踏馬只找一個地方帶,把大家當成智障,真是太過分了!
當天實驗結束,實驗室餵食的帥哥給實驗體多加了幾塊肉,嘴裡還唸叨著:“你是為了人類挨的揍,不會虧待你的。”
到了第二天實驗升級了,這一次要面對更加深層次的本能恐懼。
原本在實驗場地內的那個紙盒子,被指令定義為貓。
指令一下,小白鼠當即就腿軟要逃跑。
接著一組指令下達,告訴它貓根本不可怕,就這樣,小白鼠一邊顫抖著身子一邊勇敢的進行了反擊。
潛在的基因在害怕,但是大腦讓它不再恐懼。
它面對龐大的貓,根本不退後,直接撲上去撕咬。它也不明白為什麼身體抖得那麼厲害,呼吸幾乎停滯,但它依舊敢戰鬥。
就這樣,實驗進行了十分鐘才取消。
當大腦告訴它貓是天敵的時候,它嚇得立馬逃跑,順從了本能。
這麼明顯的變化讓大家有了更多的展望。
實驗室完全可以培養特定技能的老鼠,前往人類不能前往的危險區域。
比如在一些地方,就有人培養非洲巨鼠搜尋地雷,效果很好,長天的指令顯然更加直接,不用花費大量的時間進行培訓。
傳統培訓的問題在於動物與人的語言不相通,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進行重複性的語言指令,讓它們進行大量的重複動作,中間還要有大量的“賄賂行為”,也就是給食物這樣的正面刺激才行。並且,培訓的動物本身的素質也參差不齊,有的聰明有的笨,如果花費了很長時間才發現這頭動物在自身種族裡面也是智障,那麼培訓人員得多心累?
現在,生物晶片運用的是指令模式,直接就能讓動物理解,不需要中間的溝通。生物晶片在大腦植根下來之後,就會捕捉特定的訊號,對大腦進行解析,然後再同步相關的資訊,讓人類可以直接命令。
這隻實驗體很快就送去養老了,因為它瘋了,這些天來進行了太多次的反本能實驗,讓它的精神開始錯亂。而這又成為了一個比較好的實驗物件進行另外一種實驗。
六隻小白鼠先後成為了實驗物件,達到的結果都差不多。
下一步就是進行更高等級的生物實驗了。
有的人會覺得沒必要了吧,這麼低等的生物都能成功,更加高等的生物,理解指令不是更加的簡單?還真不是,等級更高,確實是更能理解人類直接發出的指令,但這是移植進入大腦的,從內部下達的指令。
大腦複雜了,生物晶片是否能處理如此複雜的大腦執行是個未知的難題。
下一步本來打算要弄點恆河猴進行實驗的,但這玩意有價無市,銷售都被幾個特定的培養廠壟斷了,它們之間互通有無,交流基因,其他地方的恆河猴都是後代,要是隨便買,會買到近親繁殖的後代,實驗效果很難保障。
這時候,實驗室遇到了一件意料外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