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家車企原本一直被譽為是新能源的代表。
並且都是採用鋰電池技術。
特斯拉恰好在滬市新建了超級工廠,準備蓄勢待發,將產量提上去,就是為了搭上夏國新能源政策的東風,全面推進新能源汽車戰略,並且從夏國和米國兩個市場發力,向全球進軍。
蒼穹汽車釋出之後,馬斯克就已經預料到了,特斯拉在夏國發展過程之中的一些困難。
現在夏國直接將生物新能源作為國家戰略,特斯拉所面臨的挑戰將遠遠大於馬斯克當初所預料。
這很有可能意味著馬斯克在滬市所建立的超級工廠全部打了水漂。
更是意味著特斯拉是在夏國的新能源汽車戰略全面失敗。
馬斯克是一名商人,一名科研金融雙修的商人。
他並不是愛國主義者。
所以他自始至終都認為特斯拉是特斯拉,米國是米國。
現在特斯拉在夏國發展遇到的問題,那麼馬斯克就要解決問題。
馬斯克已經在和自己的智囊團隊商量,是否有必要親自前往夏國,找機會和陳瀟面談一下。
看看是否能夠在特斯拉汽車上面使用生物能源技術。
做生意賺錢嘛,採用任何方式都不寒磣。
更何況現在特斯拉使用的電池也並不是自己生產的,大部分是採購與松下,少部分是來源於夏國的寧德時代。
既然找別人買電池也是買那麼找長天科技買生物電池也是買。
只要能夠賺錢的事情,馬斯克都不會拒絕。
只是馬斯克有一些無語。
對米國的實驗室和科研工作者有些無語。
就馬斯克得到的訊息,,米國的相關實驗室和科研單位,在四五年以前就已經搞到了生物電池的基礎菌落聯合菌落。
但是搞了這麼多年的研究,連個屁都沒有搞出來,還搞出了德特里克實驗室的重大危機。
這就很清楚的說明了一個問題,米國的科研人員比起長天科技的科研團隊,的確是差了一個檔次不止。
既然米國的實驗室和哪些科研公司沒有辦法搞明白生物電池,馬斯克就沒有必要在這裡漫長的等待,直接和長天科技合作不就得了。
馬斯克能夠抓住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
主要矛盾是,新能源汽車和傳統燃油汽車之間的矛盾,並不是特斯拉和蒼穹汽車之間的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