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
基因改良後的菌落需要捕獲電荷作為能量,人體本身是不帶電的,就算是血液系統裡面有微弱的電荷,這也沒有辦法利用。
唯一的方法就是在整個血液系統中創造電荷,這種電荷既能夠被微生物利用,又不會對人體的正常生命體徵產生影響。
陳瀟只有選擇毛細血管比較豐富的地方或者是組織,在分佈佈局菌落的同時,增加生產電荷的微小電極。
最後兩個問題。
菌落是否會被免疫系統攻擊,以及代謝的產物是否被人體吸收。
當看著治療前的這一切問題之後,夏國科學院的醫療中心的人已經懵了。
陳瀟行雲流水的操作,和對整個治療過程中的講解,完全出乎了眾人的預料。
陳瀟指出這些問題,也說明了陳瀟的這種治療方法並不是憑空而談,而是有細緻和精心的準備。
最後的這兩個問題其實比較好解決。
第一個問題,陳瀟在當初做實驗的時候就借鑑了皮蘚類真菌在人體面板上附著病體適宜生長,而人體免疫力毫無辦法的原理。
菌落只是附著在毛細血管比較豐富的組織上,而不是在血液系統之中。
如果在血液系統之中,那麼很有可能被身體的免疫系統給吃掉。
在毛細血管末端的組織上免疫疲憊處,人體的免疫反應並不算強烈,
第二個問題,更好解決。
菌落吸收的是人體組織和培養劑的營養,而不是像紅螺菌自然生長環境那樣的骯髒和汙穢,產生的代謝產物大部分能夠被人體吸收。
實在沒有辦法吸收的,對人體有害的,後續再想辦法就行了。
比起活下去,身體出現一點其他問題,也是能夠理解的。
陳瀟問出來一個問題:“身體什麼地方的毛細血管最發達?”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