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六月間,收成看天,或倉庫豐盈、或倉庫平足、或倉庫不足!一地一城之糧價,還不是那些大戶糧商說了算?而這些人素來都與地方官吏勾結,他們是一榮俱榮,一損俱損。
等到三六月歸還貸錢之時,他們就將糧價壓低,原本的兩三厘錢息頓時變做了五六厘、七八厘;待農戶含血帶淚歸還了糧息後,他們再又抬高糧價,令農戶們欲哭無淚!
你以為大艮欽天監會閒到沒事去監察這些官吏糧商?還是以為我大艮派出的監察官吏能夠為這些農戶說話,得罪同僚?
此青苗法和均田法一旦推出,等同是令那些大戶糧商歡天喜地,令普通農戶雪上加霜,不用兩三年,則成我大艮一等一的害民之法也!”
王安石皺眉道:“恩師乃是真仙入朝,權傾天下,若是恩師肯發話,欽天監的仙師們難道就不能以仙法監察天下各地收成,而後朝廷為各州各地之地制定折抵青苗錢的比數?
還有均田法的弊端,也可用此類方法解決啊?”
“介甫,為師真不知該說你是天真呢,還是天真呢?”
包正連連搖頭:“要知此乃變法,結果未定,哪裡有動用欽天監為你保駕的道理?欽天監說到底也是皇家所養,更不會同意為那些農戶出手,難道要本官親自出手,逼迫他們同意此事?
何況你之變法首在幽州南人,要令北國使團無話可說,就必須做到推行之前毫無漏洞,又怎能留下弊端任人指責,反令我等和談落入被動?”
“這......”
王安石臉色漲紅:“安石愚鈍,還請恩師指點。”
“不錯,你能如此,倒還沒有執拗到極點。”
包正微微點頭:“均田法雖然分田於農戶,卻畢竟還是公田,難免給人營私舞弊的機會,將厚田分於親者,薄田分於疏者。
所以均田之法,當以公私結合之策推行。有力購田者,可挑選肥厚良田購買,如此田畝歸私人所有,官府收取‘土地轉讓金’後,在一個甲子的時間內,只對該私田收取半數公糧。
如此一來,國庫可在短時間內充盈,那些有能力與官吏攀交的大戶能夠有機會擁有私田,也會欣然從之,他們會購買大量土地,倒是耕種人手不足,就要僱傭其他農戶為工,而貧落農戶除了有朝廷分配的公田可以耕作外,還可因此賺取一份收入,哪怕所分公田不夠肥厚,也不至來年無法繳納公糧......”
王安石皺眉想了想道:“如此一來,表面上看朝廷的土地‘賣’給了這些大戶,其實卻是在短期內收取了大筆銀錢,而且收取私田的公糧數雖然折半,卻令得待收田畝更為集中,讓下方官吏少了許多‘過手’的機會,最後算下來卻不會少了許多。
貧落農戶除了可以耕作分配的公田外,還可以為這些大戶出工,另多了一項收入?
看起來確實不錯,只是......”
“只是從此多出了許多‘大地主’是不是,你是擔心他們掌握了過多的土地,從此有了盤剝貧落農戶的機會?”
包正笑道:“這正是為師要推行‘公私結合’的原因之一,朝廷並不會全面推行私田制,大戶們自然也就沒機會完全掌握土地;哪怕貧落農戶手中的公田數量少、地力不夠肥厚,卻始終擁有一塊公田,只有手中有田,便不怕被這些‘大地主’完全控制。
而對於朝廷來說......”
“對於朝廷來說還有一樁好處!”
王安石雙眼一亮:“一旦恩師良法能在整個大艮推行,朝廷就有了藉口收回各地廂軍的‘軍田’,徹底消除心腹大患;而且此法若在別州推行,必然牽動各地廂軍神經,令其紛紛反對。
而這幽雲十六州剛好可以推行此良法,等到此法卓有成效後再推行向大艮各州,那時各地廂軍也難反對了。
恩師真是高明啊,這是一箭雙鵰啊!”
王安石忽然站起身,衝著包正深深拜下:“還請恩師再次指點,這青苗法又該如何改良?”
包正微笑點頭:“不錯不錯,果然孺子可教也......介甫,不必如此,坐下喝口茶,聽為師慢慢說......”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