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經過幾個小千世界的磨礪,收穫了不少的聖德,聖德灌注下,天仙道體對我毫無阻礙,輕而易舉就已成就。”
是的,姒伯陽的本體,在山海界醒轉之後,愕然發現自己的功行進益,豈止是突飛猛進那麼簡單。
小千世界與大千世界的時間流速不同,讓姒伯陽派遣到其他幾個小千世界的部屬,在極短的時間內,就有了不小的收穫。
以小千世界的體量,除極個別的小千世界,類似小青山界一般,底蘊深厚,有著天神地祇等破格存在。
其他小千世界,只需一隊防風神兵,就能將其鎮壓。
就是有天神地祇駐世,使得防風神兵一時無法攻克,但一隊神兵不行,其後越國本土,還有整整五百防風神兵枕戈待發。
只要調令一下,五百防風神兵一擁而上,其摧枯拉朽之力,未嘗不能將之推平。
就算五百神兵,沒有成軍之後,滿編神兵的厲害,能與逆伐正神。
可五百神兵之力,屠神滅魔不是虛妄,等閒的地祇都要望風而逃,尋常天神更是要退避三舍。
當然,這五百防風神兵對付地祇是綽綽有餘,可用來與天神相鬥,就是五百神兵全軍覆沒,都不一定能重創天神。
只是,與五百神兵激戰之後,這尊天神級數的大高手,必然元氣大傷,短期內是無法恢復巔峰戰力了。
說到底,防風神兵的人數還是太少,削弱了防風的戰力。若有三千之眾,這一路防風神兵自己就能擊殺天神。
可即便如此,在五百防風神兵的攻掠下,依舊有一座座小千世界被攻破。
小千世界中存在天神地祇這種破格存在的,還是太少太少,近乎可以忽略不計。
所以,五百防風神兵才能接連攻佔小千世界,讓這些小千世界成為越國名義上的疆域。
沒錯,就是名義上的疆域,五百防風神兵的力量雖強,可他們分散之後,與尋常神魂人物無異。
如若攻掠一座小千世界,這些神兵就留下一部分神兵駐守。
五百神兵進駐十幾座小千世界,平均下來,一座世界就幾十神兵駐紮。
這種程度的佔據,不是名義上的佔據,還能是什麼。
姒伯陽不是不想徹底掌控這些小千世界,只是掌控這些小千世界,對姒伯陽來說,實在是得不償失。
他攻掠世界,不是為了搶佔地盤的。
真要搶佔地盤,他也不會以小千世界為目的。
山海界作為最為頂尖的大千世界,在山海界開國,遠比做一方小千世界主強得多,
越國下大力氣攻掠小千世界,為的世界本源。
此時,越國被周邊諸侯封鎖,要想殺出一條出路,就不能走尋常路。
而世界本源,則就是宇宙虛空間的硬通貨。只要得到足夠多的世界本源,以此財力為基礎,能解決許多問題。
最主要的是,虛空傳送陣,只支援神魂級數之上的存在,跨越世界諸天。
神魂之下的人,落入虛空傳送陣中,下一刻就會被磅礴的虛空力量,連帶著血肉、魂魄,一起撕得粉碎。
所以,能安穩的往來各個小千世界的,只有神魂級數的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