姒伯陽坦然道:“說說吧,山陰城,到底哪裡不好,不適合作為國都。”
齊庸毫不猶豫道:“山陰城的地理位置,不適合做國都。”
話音一頓,齊庸鏗鏘有力道:“都說天下之南在揚州,而揚州之南在會稽。那會稽之南,又在哪裡?”
“山陰,會稽之南在山陰,山陰實在是太偏僻了,哪怕山陰氏自南方而起,以南統北,統一了會稽大地。”
“可這不能掩蓋,山陰只是會稽邊緣的事實。若以山陰為國都,會稽之北距離國都太遠,遲早是會出事的。”
“在您這一代,乃至於數代以後,越國可能不會分裂。可您不能保證,數十代以後的越國,南北不會發生對抗。”
“未雨綢繆,其未晚也!”
姒伯陽撫掌,道:“哈哈,好吧,經你這麼一說,這山陰還真不適合作為國都。”
齊庸的這一番話,真正讓姒伯陽觸動的,是山陰氏的地理位置,確實如齊庸所說,不利於他掌控越國。
一個只有半邊江山的越國,可不是姒伯陽想要的。
他想要的是整個越國的版圖,盡在他的掌握中,而不是隻控制一個南方,困在南方不得舒展。
姒伯陽好奇的問道:“那你說說,越國諸邑之中,哪座城邑,最適合為我越國的國都?”
這些年南征北戰,對會稽諸邑,姒伯陽不說是如數家珍,但對其特點,還是能說出個大概的。
正是因為知道,當前越國諸邑,或多或少都不適合作為國都,所以姒伯陽才問詢齊庸。
齊庸不緊不慢道:“上君,現今的越國諸邑,沒有一個適合作為越國的國都。”
“這些城邑,不是規模太小,丁口太少,就是地理位置不好,都不適合作為國都。”
“都不適合?”姒伯陽眉頭一跳,道:“你都說都不適合,那想來這些城邑,也確實都不合適。”
“不過,這些城邑都不適合做國都,那我越國的國都,又該立在哪裡?”
姒伯陽看著公案上的獸皮地圖,眸子中跳動著莫名的光芒。
齊庸正色道:“臣以為,寧缺毋濫,沒有適合做國都的城邑,為什麼不造一座合適的城邑,作為國都?”
“再建一座都城?你說的倒是輕巧……”
姒伯陽哼了一聲,道:“你可知,為了建這座山陰城,消耗了我山陰氏多少底蘊,又耗費了我多少錢糧?”
“這座山陰城,我可是打算三千年不易。而現在你卻進言,讓我再修一座國都,你知道這意味著什麼嗎?”
面對姒伯陽的不滿,齊庸笑了笑,不慌不忙道:“這意味著,上君需要耗費大筆錢糧,用於建都。”
“沒錯,這座山陰城確實是糜費了上君無數錢糧,可是越國一統,上君建立山陰城的投入,已然獲得十倍百倍的利益。”
“如此巨大的利益所得,難道還不足以抵消,上君建山陰城的糜費?以臣下看來,二者相抵,還是綽綽有餘的。”
姒伯陽默然片刻後,道:“你說的確實有一定的道理,越國需要一個政治、經濟、文化中心,來整合諸城邑的力量。”
“山陰城的位置,確實是太南了,作為一個國都,要想更好的治理南北,付出與回報不成正比。”
姒伯陽道:“那你說說,越國境內,還有哪裡,適合建造新的都邑?”
雖有不捨,可在看到繼續以山陰為國都,不利於掌控南北後,姒伯陽果斷的認可了齊庸的遷都之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