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北魏天驕> 第一百二十七章 死社稷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一百二十七章 死社稷 (2 / 3)

..................

白門作為長安九門之一,承平時節本應繁華無比。

可今日,侯終德所部齊軍反叛,侯終德本來是想帶領這些原本是西征魏軍的禁軍,去皇宮裡擒拿蕭寶夤將功折罪的。

可侯終德哪成想到,這些妻子兒女都在洛陽的禁軍,不僅不忠心於蕭寶夤,知道了要背叛蕭寶夤以後,連侯終德的命令也不聽了,直接就地劫掠了起來。

嗯...魏軍的傳統藝能,就地劫掠。

也沒什麼辦法,軍餉動不動就拖欠一年半載,軍人社會地位還低,又要流血賣命,朝廷的撫卹金髮的也少的可憐。不搶點財物,怎麼養活一家老小?

侯終德看著滿大街發洩恐慌情緒的齊軍,徹底慌了神。

他帶著親衛砍了幾個齊軍士卒,但是沒用,現在刀子已經嚇不住人了。

別說是沒有任何戰心的齊軍士卒了,就連長安城裡的普通老百姓都知道,隨著朝廷攻破河東潼關防線,長安城已經無險可守,建立僅僅兩個月的大齊,覆滅在即。

看起來,蕭寶夤的錯誤在於三點,其一,他沒有估計到關中對於洛陽的威脅性以及北魏朝廷的決心,寧可放棄河東,也要先剿平關中。其二,他被關隴漢閥的年輕一輩和青年將領給吹昏了頭,以為得到了關中的民心,這些人鼓動他造反不過是為了榮華富貴。

其三,他錯誤地估計了手下的忠誠度,實際上,除了他的私兵以及在關中新募的關隴士卒,他手下計程車兵主體還是西征大軍。而西征大軍是由洛陽禁軍和一部分河南兵構成的,這些士卒連年征戰在外,待遇又很差,聽聞反叛,也只是被軍官裹挾,並不是真的想跟著蕭寶夤叛亂,朝廷軍隊一到,便作鳥獸散了。

而第三點也是蕭寶夤和元冠受最大的不同,元冠受手下計程車卒,是由自行招募的隴西五營戰兵、五州本地由他授田的府兵、河涼兩地邊防騎軍這三部分構成的,來自洛陽的禁軍微乎其微。

元冠受手下的忠誠度,也比蕭寶夤來的高的多。

五營戰兵不事生產,享受著元冠受提供的優厚餉錢伙食,又久隨其作戰,忠誠度毋庸置疑。

而五州本地的府兵,所有的田土都是來自於元冠受打擊叛軍、寺廟、豪強所收繳上來的,這些府兵人家毫無疑問是最支援元冠受統治的一批人,因為如果沒有了元冠受,他們的土地將失去法律和武力保護。

河涼兩州的邊防騎軍就更不用多說了,可能外出作戰他們的積極性還沒那麼高,但是如果有外敵進犯本州或阻斷絲綢之路,那這些邊防騎軍可就要跟敵人玩命了。進犯本州,那是威脅他們父母妻女的安全,阻斷絲綢之路,那就是斷他們的財路。

正是因為這些原因,元冠受起兵打漢中,半公開地對抗朝廷,手下們並沒有任何疑慮。因為軍官士卒都很清楚,元冠受如果敗亡,他們現在天天有肉,月月發錢的日子,和分到的土地,可就不復存在了。

為了自己的美好生活,元冠受的手下們作戰非常賣力氣,忠誠度也遠高於蕭寶夤的齊軍。

話說回侯終德這裡,侯終德這時候也意識到了,其實他的統兵權是來自於蕭寶夤而非自己的能力威望,當他決定背叛蕭寶夤時,士卒就沒有了聽命於他的理由。

“侯終德!受死!”

齊軍大將高聿,挺槍躍馬,率領禁衛騎兵殺到白門,直取侯終德。

侯終德見蕭寶夤帶著高聿、伊壅生殺來,頓時心中慌亂,調轉馬頭,向白門外逃跑。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