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北魏天驕> 第八十五章 四盡策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八十五章 四盡策 (2 / 2)

這一點和第一條息息相關,在中國古代,人口永遠是和土地捆綁在一起的,兩者相互糾纏,密不可分。

正是因為官府施加了無法承擔的田稅,百姓才會拋棄田產或躲入山中,或成為流民,或進入地方豪族和寺廟的免稅庇護。

而法律問題,也是官府無法調動民力最大程度發揮的重要阻礙。

時至今日,孝文帝改革的地方基層組織早已混亂不堪用,而南北朝時期法律又往往趨於嚴酷,動不動就要砍人手腳,既沒有懲戒意義,也嚇不住逼急了的百姓。

正所謂,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懼之?

本來罰款能搞定的事,非要把人關起來砍手腳,本來關起來能搞定的事,非要讓人去死,如此下來,固然嚴刑峻法能威懾一時,可又能持續多久呢?

“第三條,盡官力。官吏是施政的中轉和樞紐,如果官吏有牴觸情緒或者不好好執行,再好的政策施行下去都會變味。

首先,要裁汰冗員,然後明確官府的公文格式和追責獎懲制度。另外,對出身底層,有上進心的小吏進行夜間學堂教習,結束後選拔成績優秀者酌情提拔。”

可以看得出來,在這一點上,蘇綽也有些趨於保守,只敢小範圍的觸動,現在畢竟只是一州之地,很多事情還不能放開手腳地去做。

比如所謂的夜校這東西,明顯就是衝著打擊察舉制和停年格去的,但是做的就相當的隱蔽,只涉及小吏,沒涉及到官員的利益。

要知道,在古代,官和吏是兩個不同的概念,嗯,大概就是有編制的正式工和沒編制的臨時工的概念。

“第四條,盡財力。財政要做到開源節流,在制度上施行朱出墨入。在開源問題上,如果能夠將控制區域延伸到河州、涼州,那就可以與梁國進行涼馬蜀錦貿易,用涼馬換取蜀錦,麥稻,乃至人口。

在節流問題上,要減少目前官府複雜的稅收條目,精簡併明確百姓應承擔的徭役和賦稅,同時縮減官府不必要的開支,大力倡導反腐。”

看來還是要北取南秦州,進而進取河西走廊啊。

元冠受暗歎了一番,經過一番調查,他現在已經瞭解了涼馬—蜀錦貿易的暴利了,得益於傅豎眼鎮守梁州,涼馬能運進梁國的數量非常稀少,從陰平偷渡到巴蜀的涼馬個個轉手都是天價。

嗯,陰平城現在在東益州治下,最大的作用就是給馬販子提供補給和武力庇護,順道收黑稅。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