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呀,來到京城,別的感覺沒有,就是堵車太厲害,早晚高峰簡直慘不忍睹,要麼錯開,要麼坐地鐵!”付曉敏附和道。
這幾年付曉敏在舊金山工作,已經算是大城市了,但是早晚高峰也沒堵成這樣,在矽谷就更舒服了,壓根就不會堵車。
“西面一個路口,有個萬弘地產開發的樓盤,我看廣告詞說距離金融街只需五分鐘,精英的第一選擇!”李衛東笑著說道。
“董事長您也聽說過這個,也不知道是誰想出來的,雖然是句廣告詞,但也有幾分寫實!”付曉敏搖頭笑著說道。
按照上班的距離,給金融公司上班的人分個等級,是真有一點的準確性,距離越近,職位越高,掙的越多。
開玩笑適可而止,付曉敏又說道:“董事長,您裡面請!”
“這個點是不是該下班了,唉,影響你們下班了吧?”李衛東看著從電梯間裡走出的人群,有些不好意思地說道。
“董事長您客氣了,我們為了躲避高峰期,實行彈性工作制!”付曉敏笑著解釋道。
“彈性工作制不錯!”李衛東點頭道,這個制度好與壞,完全是看公司型別,投資公司這種工作,坐班肯定不合適,彈性工作制反而更好。
當然這種制度很容易導致變相加班!
這時電梯間裡的人走的差不多了,付曉敏說道:“董事長請,我們的辦公樓在十五層,本來是想租頂層,但是已經被嘉華基金捷足先登了!”
“嗯,相比於樓層,位置才重要,我剛才看了一下旁邊就是證券管理委員會,希望以後你是他們的常客!”李衛東擺手說道。
“謝董事長吉言!”付曉敏笑著附和道,常客是什麼意思,自然是去證監會申請上市了。
風投募投管退四大環節中,哪一個都很重要,但是退出這一環的意義更加不同,沒有退出就相當於沒有收益,估值再高也沒有用,都是空中樓閣,說不定哪天就塌了。
退出變現,落袋為安,投資人才能有收益,合夥人才能獲得增益提成,大家才能皆大歡喜。
退出的途徑有很多,併購,被收購,股權轉讓,當然最理想還是上市,接盤的資金才能足夠大,這樣才能實現利益最大化。
李衛東一行乘坐電梯直接到十五樓,電梯間門口正對著的牆上就是蚍蜉資本的字樣和log。
前臺看到有人從電梯走出來,抬頭看了一眼,發現是鄒毅和付曉敏,趕忙過來,幫著開啟大門。
進入辦公室後,他們碰到的人招呼道,“鄒總好,付總好!”
只是這些人還不太明白,走在前面的這個男人是誰,鄒總和付總的站位和走位,怎麼看都像是左膀右臂一樣。
當然也不是所有人都這麼想,因為他們知道這本來就是,比如秦世軍,出去讀書工作幾年,又重新回到祖國的懷抱。
當然比較諷刺的是,他辦公的地方和他出國留學前住的地方極近,而他腳下的這塊地正是他以前上的幼兒園。
為了出國留學賣掉城裡的房子,回來發現上班的地方還在自己原來的房子附近,這種感覺還真是想哭。
好在他跟著姜宗濤當了幾年秘書,藉著這個機會又回到了京城,成為一名投資經理。
“董事長,我先檢討一下,公司人員不足,目前只有二十多人,其中有十一人是從M國公司過來的,很多部門的總監都還沒有配齊!”
“檢討什麼,你才回來幾天,不著急慢慢來,不過一定要堅守一條,寧缺母濫,這麼快能招十幾個人,你們的工作已經不錯了!”
李衛東的話讓付曉敏一陣臉紅,她新招聘的這些人沒有一個是關鍵崗位,就連投資經理都沒有,全是基層的投資助理或者分析師,哦,還要加上前臺和行政小姑娘。
也有幾個過來面試投資經理,但是她面試考察之後就覺得有些不靠譜,條件還不錯,名校畢業,但是理論水平不代表實踐能力,一談就露餡。
“這裡是什麼地方,金融街,人才肯定有,得需要你慢慢的挖掘,沒事拜訪一些老前輩,效果很有用!”李衛東提點了一句。